中国理论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进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中国理论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进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政课建设成果显著,发展环境得到全局性和根本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新时代推进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准确、有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打出一套党的领导、队伍完整、体系完备、政策协同的学校思政课建设组合拳,有效推动构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要地。新时代推动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要始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要着眼于国家战略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全要素、多维度和高质量育人,有效突出思政课建设的全局性和前瞻性。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着力优化顶层设计

新时代推进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要始终坚持党管全局,旗帜鲜明地着眼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优化顶层设计,把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体现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各方面,确保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要明晰学校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始终坚持和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和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毫不动摇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完善和发展,着力守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战斗堡垒,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服务国家教育战略全局。

新时代推进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要从党的思想理论视角出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着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完善。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另一方面,要胸怀国家安全大局,把握时代局势,着眼于国家政治建设,做好政治人才战略储备,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新时代推进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中央和地方、学校和教师一盘棋,敢破敢立,始终坚持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从思政课建设的战略性考量,学校设置思政课程的根本目的是讲政治、说政理、重政教,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旨在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要理清思路,花大力气,下真功夫,要注重思政课教材修订和思政课制度完善。同时,新时代统筹推进学校思政课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自身传道解惑的主体责任,充分践行教书育人和思政塑魂任务。

二、以学校为战略阵地,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思政课建设不单单是一条线的工作,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战略全局性工作。新时代推进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要以“大中小学”为场域,以“一体化”为目标,强化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有效巩固学校在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学校作为国家培育思政人才的重要阵地,要始终落实国家教育决策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学校始终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孵化园和理论武装地。要牢牢握紧教育主动权,着力培养一批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善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主力军,是推动提升思政课建设效用的关键因素。学校要督促思政教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始终把稳学生思想动向,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意识。要坚持将政治关切点、时代风险点和思想敏感点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有效推动思政教师队伍将思想统一到培养时代新人的任务上来,真正为学校思政课建设凝心铸魂。

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理论认知,做好思想与行动的统一,坚持知、情、意、行的统一,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把思政课讲得更具亲和力、更具感染力、更有针对性。要严把思想稳定关、政治安全关和教育质量关,切实推动学校思政课成为教育优质工程和放心工程,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和人民的检验。

三、以立德树人为使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新时代推进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最根本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理论与实践统一,最终实现嵌入式、渗入式协同育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思政课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开展立德树人事业的有效保障。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学校要把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使命,要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学校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接班人。

说到底,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维护广大学生群体的基本利益,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和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形式。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有效推动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赋能全面乡村振兴的价值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24J002;2024年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话语功能研究》,项目编号XJ2024G054。】

  【作者简介:曹建萍,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杨振华,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