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网:以四个牢牢把握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理论网:以四个牢牢把握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入研究了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了系统全面部署。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已进入关键时期,越是重要关口,越是任务艰巨,就越要把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将全面深化改革落到实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准推进改革的重要抓手。

一、牢牢把握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领导

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实现了由弱小走向强大、由贫穷走向富裕的伟大飞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得出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面深化改革任重道远,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力度,有利于保证改革方向不动摇、改革决策不失误、改革执行不松懈。因此必须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作用。第一,要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改革,尤其注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第二,要建立健全党的全面领导体制机制,加强党在各种组织中的政治领导、组织保障、思想引领等作用,持之以恒推动党和国家机构体制改革,形成在党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以制度化的手段发挥好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第三,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肩负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入实践开拓新境界,结合工作探求新方法,在知行合一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工作经验。

二、牢牢把握系统观念的科学方法

系统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和有效路径,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伟大实践中认识到,系统观念是取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也是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因此必须牢牢把握系统观念,全面统筹、协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整体性原则,自觉运用联系的观点,将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视为统一整体,从全局谋划改革工作,杜绝顾此失彼,做到统筹兼顾。第二,全面深化改革要抓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经济体制改革是这个任务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要以此为突破口,以点连线,以线成面,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第三,全面深化改革要抓牢结构性思维,加强各要素间的双向互动和高效配合,优化要素结构层次,使改革的各个方面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实现改革内部结构有序合理、协同增效。

三、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改革发展的推动者,也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决定》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同时,全面深化改革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深度参与,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的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才能调动人民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性。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的现实需要和美好期望出发,创造更多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一,要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要以人民为中心制定改革政策、部署改革工作,将人民所想、人民所需、人民所盼作为改革的重点问题。第二,要拓宽人民评判改革效果、发表改革意见的途径,将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开通“改革意见调查监督码”、开设专门意见调查热线、发放网络问卷、开展座谈会等方式,让人民真正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人翁。第三,要解决好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区域差距,处理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分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手段,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先富带后富,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重要支撑。

四、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精神的精神伟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改革开放精神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凝练而成的,其中蕴含的创新、革命、攻坚、超越、包容等精神品质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改革开放精神能够凝聚社会共识,团结各方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精神动力,因此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充分释放其伟大精神力量。在理论上,一方面,要加深对改革开放精神的理论研究,对其内涵、特征、背景、意义、历史地位、弘扬路径等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实现改革开放精神研究系统化、体系化,为调动全社会对改革开放精神学习热情提供坚实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挖掘改革开放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之间的联系,从个性中找到共性,从共性中探究本质,为学习改革开放精神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在实践上,一方面,要牢牢把握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个重要阵地,推动改革开放精神进入课堂教学、融入家风家教、渗入社会氛围,以三者的有机衔接,实现改革开放精神在最大范围的学习传播。另一方面,要创新传播途径和宣传内容,以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为原型,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并加大在各大网络平台的宣传力度,加深人们对改革开放精神的了解,使改革开放精神入心入脑入行。

【基金项目: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VSZ056)】

【作者简介:胡思捷,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钟彬,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