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稳楼市股市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把这个问题放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 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中来阐述,说明它的极 端重要性。也就是说,楼市股市不稳,有可能发生系统性风险。报 告指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 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 需求潜力。稳楼市股市不仅是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有效 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而且能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的 重要来源,对于扩大内需、增加消费也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们大力提振消费,不仅要增加人民群众的工资性收入, 更要提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比如股市收益。大部分人可能会有这 样一种心理 :钱来得容易,花得也容易 ;钱来得难,花得也难。如 果我投资一百万,没多久就赚了十万,那我可能很快就会去买辆车; 但如果我只有工资收入,十年赚了五十万,那我可能更愿意存款。 也就是说,居民的收入来源与消费支出紧密相关。通过稳楼市股市, 既能防范系统性风险,更能提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从而真正带动 消费。
五、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之阶段性特征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要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 新的阶段性特征。也就是说,我们要思考未来五年的发展形势是怎样的。我从目前的研究出发,分析“十五五”时期新的阶段性特征, 主要包括 :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并行,科技创新推动新质 生产力加速发展,美好生活引领社会保障与服务升级。我们面临的 主要挑战包括 :外部不确定性加剧,防止出口下滑拉低增速 ;新旧 动能转换存在阵痛,防止收入差距扩大 ;人工智能冲击就业市场, 防止规模性失业风险。
六、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之科学方法论
(一)统筹协调法
这一方法论在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出现。比如,强调“深 化了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指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 为政府、总供给和总需求、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做优增量 和盘活存量、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 方法论 ;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指出“统筹安排收入、 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强调“有 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指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在 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 互动”;强调“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指出“统筹城市 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燃气、给排 水、热力、地下管廊等建设和协同管理”; 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 达峰碳中和”,指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 风电,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 强调“更大力度稳定和扩 大就业”,指出“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和稳定就业,统筹好新 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 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强调“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指出“深 入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和系统治理”。
那么,为什么要用统筹协调法?
第一, 统筹协调是在矛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报告指出,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破解消费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更 加注重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当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 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传统的供给无法创造出新需求,新需求已有的 供给无法实现。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 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因此在供给端,我们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持续推动科技创 新、制度创新,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 以自主可控、 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
第二, 统筹是在相互交叉中找到重叠点,也就是解决问题的共 相点。比如,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就是找到重叠点。可以说, 我们当前的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着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任务。如果统筹不好,三个方面将会产生矛盾 ; 如果统筹得好,则矛盾就会变成机会。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 在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农村人口越来越少。那么,对 于乡村全面振兴来说,就面临劳动力匮乏,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的困 境。对此,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特别是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健全县域商业体系。也就是说,把转 移出来的农村人口更多地集中在县城县域,不仅可以推进新型城镇 化,还可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加快补齐 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教育,加快建设高质 量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资源“下沉到县”,为县域发展留住更 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目标引领法
目标引领,就是确定科学目标,设计实现路径。2025 年政府 工作报告指出,注重目标引领,把握政策取向,讲求时机力度,强 化系统思维,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能。同时还指出,科学确定发展 目标,谋划好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更好 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指导作用。
第一,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蓝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 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 :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二〇三五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并且还指出,“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 奋斗,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了加快建 设十三个方面的强国,即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 网络强国、农业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贸易强国、 文化强国、海洋强国、体育强国。到 2035 年,我们要建成这些强国, 时间很紧迫,但有些优势已经显现。
第二, 到 2027 年完成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党的二十
大报告提出了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 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 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 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 ;人民 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 强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 率提高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 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 著 ;国家安全更为巩固,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平安中国 建设扎实推进 ;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发 挥更大作用。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细化这些目标任务,比如党的 二十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2025 年政府 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 改革牵引作用”。
第三, 到 2029 年完成《决定》确定的改革目标任务。《决定》 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也进一步细化, 比如“扎实推进重点领
域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更加公平、更有 活力的市场环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 :婧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