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严格落实《条例》精神,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久久为功,让“过紧日子”成为常态。
拧紧“思想开关”,增强政治自觉。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廉洁从政、作风务实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质要义。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而是利国利民的长久之计。各级党政机关要深刻认识到“浪费就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条例》中的规定不仅是行政规范,更是政治纪律。浪费不仅是作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我们要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政治高度上来抓节约,深入贯彻落实《条例》精神,着力纠治“车轮上的腐败”“舌尖上的浪费”等顽瘴痼疾;要坚持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检验党性原则的“试金石”,重点抓好“关键少数”、全面带动“绝大多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跟着一级学,让过紧日子成为践行“四个意识”的行动自觉。
织密“管理网络”,强化制度约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用制度管住“细微处”、堵住“风险点”。《条例》突破了“头痛医头”的碎片化治理模式,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监督体系,实现了从“单项约束”到“系统施治”的跃升。我们要将节约要求贯穿经费管理、资源节约、公务活动的各领域全过程,通过“动态监控+绩效考评”模式,防止“年底突击花钱”;推行“国产优先+新能源导向”,既保障公务用车需要又推动绿色转型;借助“无纸化办公+共享共用机制”,破解铺张浪费难题。要建立“存量盘活”的有效机制,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用改革创新思维破解节约与发展的矛盾,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压实“责任链条”,务求工作实效。制度的真正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关键看责任是否压实、监督问责是否从紧。我们要构建“党委统筹—部门协同—社会监督”的立体化监督网络,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纳入巡视巡察、述责述廉和绩效考核等内容;要对铺张浪费问题严重的地区和单位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又倒查领导责任,并在一定范围内曝光通报,做到“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执行、促落实,从一张公务接待清单、一次差旅报销凭证等细处入手、向严处对标,将“纸上规定”切实转化为作风建设的“地面成果”,确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宣讲家网 李旺军)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