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文洋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拓全球共赢发展新空间(3)

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内涵与建设重点

(一)核心内涵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下一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十多年来,“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理解其核心内涵与基本原则,对于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至关重要。

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要求,着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重大倡议。2023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这一系列原则,为共建“一带一路”指明了方向,赋予其丰富的核心内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意味着从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建“一带一路”不再单纯追求规模和速度,而是注重技术创新、质量提升与可持续发展。以中老铁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交通大动脉,更是融合了先进的铁路建设技术、绿色环保理念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量的成果。中老铁路的建设,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采用先进的桥梁、隧道建设技术,确保铁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稳定;注重生态保护,减少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为老挝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贸易往来、人员流动和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长。

从合作根基来看,共商共建共享是贯穿始终的根本逻辑。无论是中老铁路的规划建设,还是雅万高铁的技术落地,均以平等协商为起点。共建国家共同参与项目设计、规则制定,摒弃单边主导模式,以共同建设为路径,整合各国技术、资金、人力优势。比如,中老铁路建设中,中老两国工程师联合攻关隧道地质难题,当地工人经培训参与施工建设。

从实践路径来看,开放绿色廉洁是实现高质量合作的关键支撑开放是合作的前提,中欧班列坚持不设壁垒、畅通循环,通过与共建国家共建海关监管协调机制,实现货物通关效率的提升,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绿色是可持续的底色,中企在巴基斯坦援建的瓜达尔港,同步配套太阳能供电系统和海水淡化厂,将绿色基建理念贯穿项目全程。廉洁是合作的保障,通过建立廉洁丝绸之路合作机制,确保每一分合作资金都用在实处,为高标准合作扫清障碍。

从价值目标来看,“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是最终落脚点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合作,均以高标准为质量底线,以惠民生为根本导向,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雅万高铁采用中国高铁全套技术标准,同时结合印尼当地地质气候条件优化设计,确保运营安全与舒适度。在非洲援建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通过培育耐旱高产作物品种,提高当地的粮食产量。在东南亚开展的光伏电站项目,不仅为当地提供稳定清洁能源,还通过技术转让培养本土运维团队,让合作成果能够长期惠及当地,形成“授人以渔”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