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从畅通国内大循环看,关键是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看,关键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第一,畅通国内大循环。《建议》在“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大国经济都是内需为主导,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
一是拓展增量。我国扩大内需既有空间,又有潜力。《建议》提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保持投资合理增长,高质量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项目建设,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等举措。这些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有效的支撑,为未来长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和条件,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向上向好。
二是提升效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已达到50万亿元,但惠民生、补短板、育动能等任务还很重,必须把“钱”特别是政府资金更好地用在发展紧要处,花在群众生活上。对此,《建议》提出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加强政府投资全过程管理等举措,将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不断增进投资的综合效益。
三是畅通循环。有了统一大市场,才能畅通大循环。我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已从过去的328项减到目前的106项,4200多件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举措得到清理,但还有不少堵点和卡点。对此,《建议》提出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等举措,将更加有力有效地破除各种市场障碍,充分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红利。
第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议》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方面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一是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我们的开放兼顾中国之需与世界之盼,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围绕扩大经贸“朋友圈”,加快推进区域和双边贸易投资协定进程,扩大高标准自贸区网络。聚焦打造开放高地,搞好各类开放试点试验。
二是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建议》对贸易强国的三大支柱,也就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这三大支柱都有部署。货物贸易方面,推动市场多元化和内外贸一体化,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服务贸易方面,完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数字贸易方面,有序扩大数字领域开放。同时,我们要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加大力度扩大进口,既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是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我们要擦亮“投资中国”品牌,塑造吸引外资新优势,落实好“准入又准营”,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有效实施对外投资管理,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我们既看GDP也看GNI,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四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我们要加强与共建国家战略对接,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深化贸易、投资、产业、人文务实合作,拓展绿色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卫生健康、旅游、农业等领域合作新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去我们的开放是“跟跑”,现在我们的开放是要“领跑”。我们将推动《建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开花,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第三,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议》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方面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一是拓展政策空间。“十四五”时期,我国GDP在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接连跨越几个台阶,2025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这其中,既有源源不断的增量优质产出,又累积了丰厚的存量优质资产。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我国宏观经济治理具有广阔空间。“十五五”时期,我们将用足用好我国经济的发展优势,积极拓展宏观政策空间,增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量要素之间的高效协同,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效益,有力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
二是创新治理工具。“十四五”时期,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各部门加强协同协作,强化财政、货币、产业、投资、就业、消费、价格、区域等政策协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五五”时期,我们将按照《建议》部署,加强工作统筹,规范政府行为,防范不当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灵活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及时出手,坚决遏制低价恶性竞争、企业账款严重拖欠等行为,确保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创新政策工具,打好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组合拳”。创新方式方法,做好与微观主体和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解疑释惑,做到市场有所呼、政策有所应,畅通政策落地见效、可感可及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十五五”时期,我们将进一步扎实开展增量政策的一致性评估,强化经济政策、非经济性政策的协同,增强非经济领域政策一致性。同时,把存量政策一并纳入评估,定期选择部分领域的存量政策开展评估,对于和宏观政策取向不一致的政策措施,按照程序及时调整、暂停执行、撤销或废止,从整体上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