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守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更不能轻视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接受党的创新理论这一现实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只有“爱听”“愿听”“听得进”,党的创新理论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不断散发出强大的真理力量,也才能切实入脑入心,...[详细] 时间:2020-09-09 09:31 查看:745次 标签: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大众化
“新就业形态”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变化,导致从业者和用人单位法律关系的定性模糊化。从业者工作时间过长、缺乏必要的劳动基准保护,职业风险大、工伤认定困难等都是目前“新就业形态”存在的法律困境。...[详细] 时间:2020-09-08 13:23 查看:569次 标签:“新就业形态”劳动法社会保障法
“地摊经济”作为防疫常态化下保障民生、扩大就业、拉动内需的务实举措,使受疫情冲击的经济和民生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城市也多了不少“烟火气”。与此同时,地摊经济也显露人群聚集、治理监管、信息安全等现实风险,亟待法治思维予以及时回应与纾解。...[详细] 时间:2020-09-08 13:21 查看:395次 标签:“地摊经济”城市治理法治轨道
对民法典的宣传教育是推进其实施的重要助力。民法典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在深刻认识民法典实施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抓住“人”之核心要素,明晰不同人员角色定位,创新完善民法典普法工作机制,最终提升普法实效。...[详细] 时间:2020-09-08 13:20 查看:447次 标签:民法典宣传教育普法实效
城镇化建设与法治化建设是一体两面。城市具有磁力功能、聚合功能、经济功能以及分化功能。磁力功能有助于形成一个流动、开放、平等、变迁的社会,实现人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详细] 时间:2020-09-08 13:18 查看:331次 标签:磁力功能聚合功能经济功能区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我国面临着外防输入的巨大压力。可以从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角度,以法律手段防控疫情境外输入,对于不如实报告个人身体健康情况、隐瞒个人旅居史、不配合防疫措施等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详细] 时间:2020-09-08 13:17 查看:503次 标签: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法律对策
国内网络意见领袖的代际演替是过往十年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现代性在中国社会加速扩散和蔓延所引发的个体化进程出现的自然结果。透过现代性视域可以发现,中国社会正在显露的个体化趋势,一方面改变着社会底层结构,另一方面也在推动着社会心理的整体转型。...[详细] 时间:2020-09-08 13:16 查看:405次 标签:网络意见领袖现代性个体化
“信息流行病”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经常暴发并能快速扩散的常见“信息疾病”。“信息流行病”的生成机理是信息过载和信息不确定叠加作用,其传播机制表现为媒介构筑的拟态环境中虚拟网络社交关系的连接。...[详细] 时间:2020-09-08 13:15 查看:1225次 标签:“信息流行病”传播机制传播治理
舆论场具有较强的马太效应,使得热点事件能够吸引极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网民则会跟随其后“蹭热度”,导致“热”者愈“热”。“蹭热度”现象模糊了舆情事件的真实内涵、扭曲了舆情引导的正确方向,对当事人或社会发展都具有不良影响。...[详细] 时间:2020-09-08 13:13 查看:591次 标签:网络舆论“蹭热度”网民
5G将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改变,这种改变在传媒领域表现为分众化传播的趋向将更为明显。...[详细] 时间:2020-09-08 13:11 查看:520次 标签:5G时代分众化传播舆论引导
现阶段的青年生育趋向“被动性晚婚晚育”“选择性独生优生”模式,“只生一个就够了”已成为主流生育文化。随着生育理性的觉醒和高涨,青年生育已经进入成本约束型阶段,在明确生育需要承担巨大花销、巨大责任和巨大压力后,一些青年患上“生育恐惧症”。...[详细] 时间:2020-09-07 13:35 查看:3524次 标签:生育观人口“恐育”心理
城市“隐形贫困”青年群体若以工作与收入划分,大体可细分为三类人群:高收入、高消费的一线城市青年;青年“白领”群体;高校毕业的“宅家啃老族”。...[详细] 时间:2020-09-07 13:33 查看:584次 标签:“隐形贫困”青年画像
青年网络流行文化的“圈层化”现象影响着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运用文化资本理论厘清“圈层化”背后青年实现自我价值诉求、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交往方式的逻辑关系,有效解决“圈层化”带来的群体固化、范围局限、价值观缺失等问题,培育青年形成正确价值观。...[详细] 时间:2020-09-07 13:32 查看:1220次 标签:青年网络流行文化价值引导
微时代的青年处于“微文化”盛行的“微环境”中,“微社交”的智能化、虚拟化和功能化特性会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实现青年“微社交”场域的有效治理,必须要在“微环境”“微主体”“微机制”“微语态”和“微素养”上下功夫,以生态学的治理理念推动“微...[详细] 时间:2020-09-07 13:30 查看:241次 标签:吴春阳青年“微社交”生态均衡发展
网络用户低龄化和网络文化低幼化,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也是一个关乎网络素养提升和网络综合治理的问题。...[详细] 时间:2020-09-07 13:28 查看:892次 标签:谭云明网络用户低龄化网络文化低幼化
当前,依附于偶像文化发展起来的饭圈文化滋生出畸形样态,主要表现为偏执性的偶像崇拜、被扭曲的推广营销以及有组织的口水战争。究其原因,既与偶像明星的失声、把关人机制不健全有关,也与粉丝价值观的迷失有关。...[详细] 时间:2020-09-07 13:26 查看:710次 标签:陈骢饭圈文化畸变归正
近年来,圈层文化不断发展,吸引了媒体机构对其进行报道和传播,加快了圈层文化的“破壁”。...[详细] 时间:2020-09-07 13:21 查看:611次 标签:蒋宏大媒体圈层文化
当前,全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承存在版块内容流于形式、应用选择形式偏颇、呈现形式单一等问题。为此,应加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保障红色文化精神内核,填补红色文化全媒体适用载体技术短板、考量不同层次用户群体需求,创新宣传方式、扩大红色文化宣传影响力。...[详细] 时间:2020-09-07 13:20 查看:887次 标签:滕慧君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路径探析
新媒体时代中国画在海外的传播应正确处理好“媒体图像”与中国画创作、“快餐式消费”与中国画创作的两大关系,加快对外传播平台建设,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方式,不断增强中国传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亲和力、吸引力,展现我国开放、包容、文明、民主的国家形象...[详细] 时间:2020-09-07 13:13 查看:1514次 标签:王旭明中国画海外传播推广
近代以来发生在庚子年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同新冠肺炎疫情交织,引发人们对于“庚子多灾”的广泛讨论。“庚子不祥”论的背后,一方面体现了我国传统干支理论的丰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则投射出近代“庚子事变”带来的沉痛历史记忆。通过对干支理论的溯源和我国近代历史的梳理,有利于民...[详细] 时间:2020-09-07 13:11 查看:1385次 标签:干支文化庚子年预言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