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哲学思想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历史。哲学史就是问题史。问题,是哲学变革的引擎。勇于直面问题、能够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是衡量任何一种哲学理论有没有价值的客观尺度。...[详细] 时间:2015-01-05 10:22 查看:81次标签:苟志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规律
依法执政将让法治成为国民信仰。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详细] 时间:2015-01-05 10:12 查看:76次标签:信访制度法治观念车世忠依法行政
短短两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胸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担重任,接力奋斗,大气魄治党治国治军,大手笔运筹国内国际大局,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各领域出现崭新局面。...[详细] 时间:2015-01-05 10:08 查看:61次标签:习近平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党中央
互利共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长期战略。习近平同志准确把握当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在推动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打造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谋求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新思想。...[详细] 时间:2015-01-05 09:47 查看:28次标签:习近平共同体意识互利共赢杨圣明
为了实现改革的整体谋划,由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自2014年1月22日举行第一次会议以来,一年之间已经召开了八次会议,通过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贯彻实施分工方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详细] 时间:2015-01-05 09:43 查看:180次标签:习近平执政风格科学发展顶层设计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和活力源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详细] 时间:2015-01-05 09:34 查看:53次标签: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高虎城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党和国家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新期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将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详细] 时间:2015-01-04 20:48 查看:193次标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梦
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性质,核心就是党的领导。《决定》在开始就提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在最后再次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显...[详细] 时间:2015-01-04 13:47 查看:79次标签:韩震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
外交新常态的关键词是合作共赢,基本手段是互惠交融。中国正在以空前的热情和投入建立自己的全球伙伴关系体系。用巨大的产能输送通道和利益共享纽带将遍布世界各地的双边伙伴关系连结在一起,赋予条带状和网格化的特征,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中国领导人深知,如果中国...[详细] 时间:2015-01-04 13:41 查看:52次标签:晓岸亚太梦中国梦外交梦
2015年司法改革中,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立健全冤假错案的防范纠正机制十分必要。马怀德称,这一问题社会关注度高,司法机关压力大,应在防止刑讯逼供,防止非法收集证据等方面有实质突破,从源头上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详细] 时间:2015-01-04 13:26 查看:109次标签: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司法改革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关键词”释放的改革信息,既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改革成果与经验的盘点总结,也为关键之年改革如何拿出关键之为指明了路径方向。...[详细] 时间:2015-01-04 13:08 查看:109次标签:慎海雄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习近平讲话
中国的崛起不是单纯GDP的崛起,也不是仅指实力的壮大,更是推动和倡导新理念、新思想,促进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更为公正合理的发展进程。如果中国的复兴意味着世界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的复兴既造福于自身,也造福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这样的复兴理应得到支持,也值得期...[详细] 时间:2015-01-04 11:07 查看:34次标签:王帆中国崛起中国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古代主张民为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其中,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国民性的形成、社会治理形态的形成,曾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到了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社...[详细] 时间:2015-01-04 10:40 查看:122次标签:张林江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儒学文化
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而不是以官员为领导价值主体,领导是人民的公仆,也就包含在人民群众之中,即公仆也是人民群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没有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就没有社会主义的中国。...[详细] 时间:2015-01-04 10:37 查看:40次标签:汪世锦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价值主体服务意识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紧扣中国当前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中国领导人从严治党,深化改革的决心。除基本完成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外,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个改革任务,共出台了370条改革成果,凸显了中央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和勤政为民的意识。...[详细] 时间:2015-01-04 10:23 查看:39次标签:全面深化改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从严治党
充分考虑竞争条件和对市场、社会的影响,以逐步有序的方式,改革能源、交通、环保等价格形成机制,疏导价格矛盾,稳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绝大部分专业服务价格。...[详细] 时间:2015-01-04 10:22 查看:38次标签:国务院政策亮点简政放权户籍制度改革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家治理所依据的法,并非来自人民之外的某个机构、组织的命令、强制,而是源自人民自己的意志。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详细] 时间:2015-01-04 10:09 查看:91次标签:张恒山依法治国国家治理法治中国
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一执政理念,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全过程;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总体思路日...[详细]
时间:2015-01-03 19:51
查看:491次
标签:习近平治国理政内政外交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也为中国法学话语体系的建立指明了方向。...[详细] 时间:2015-01-03 11:25 查看:104次标签:赵磊依法治国法学话语体系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从“八项规定”着手,认认真真地、严格地、持之以恒地执行规则,对于各种违背规则的行为抓铁有痕、严加处置,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这不仅是对干部的约束,而且在全社会产生了震撼。这些举措和作为十分明确地告诉人们:规则必须予以严格执行;任何违背规则的行为...[详细] 时间:2015-01-03 11:04 查看:171次标签:赵修义八项规定法治社会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