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改革开放实践反复证明,经济建设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同样要出大问题。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绝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在事关坚持还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详细] 时间:2014-09-18 09:51 查看:204次标签:邓小平理论观点

  •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必须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巩固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主张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详细] 时间:2014-09-18 09:51 查看:100次标签:全面深化改革“三个自信”

  • 打开中国历史图册,可以清晰地看到,各民族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地域繁衍生息,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和中华共同发展的历史。事实是,汉族最先开发了黄河流域,各少数民族开发了祖国的其他地区。...[详细] 时间:2014-09-18 09:38 查看:87次标签:中华民族中国梦

  • 可以说,只要我们客观地把视野扩诸中国与世界的历史,我们就懂得今天探索出来的道路、理论、制度,是多么不容易,凝聚着多少先贤的鲜血、汗水与智慧。...[详细] 时间:2014-09-18 09:29 查看:104次标签:价值观命运中国梦

  • 面对这样一种愈发具有挑战性的东亚局势,中国既不能畏首畏尾,又不能鲁莽行事,关键要看中国在哪些方面具有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可以是军事上的,也可以是经济上的;既可以表现为博弈双方的直接对抗和武装冲突,也可以体现为全社会的发奋努力和众志成城。...[详细] 时间:2014-09-17 14:51 查看:47次标签:大局中国安全周边国家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阐明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要搞好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第三方治理等多方面的国家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可以概括性地简称为“国家治理现代...[详细] 时间:2014-09-17 14:51 查看:103次标签:中国逻辑现代化历史

  •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及其盟友随即宣布开展“全球反恐战争”,“反恐”话语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美国把绝大多数反对自己及其盟友利益的武装活动,定义为恐怖主义,譬如把朝鲜、伊朗等价值观与其相左并经常对其呛声的国家定义为恐怖主义国家。...[详细] 时间:2014-09-17 14:51 查看:111次标签:西方意识形态新型话语工具

  • 1949年10月,共产党领导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但宣告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屈辱的一个世纪”,而且“最重要的,乃是全国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的领导下,该政府具有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政策的权威”。...[详细] 时间:2014-09-17 14:51 查看:124次标签:“中国梦”道路选择博弈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上升、解决国际问题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社会的期待,中国根据自身的国情和身份逐步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探寻承担国际责任的路径与机制,建构起“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详细] 时间:2014-09-17 14:51 查看:87次标签:中国改革开放大国身份

  • 中国改革的主要策略是“先易后难”,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培养新利益来解决既得利益,或通过增量改革来解决存量改革的问题。“既得利益”是改革中的“难”,“新利益”是改革中的“易”。只要通过体制创新,培养经济社会新利益,就能找到突破口。...[详细] 时间:2014-09-17 14:51 查看:101次标签:郑永年中国模式反腐GDP智库

  • 世界历史发展和现代化演进的经验表明,不同国家人民各自具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反映了各不相同的国家精神和文化传统。...[详细] 时间:2014-09-17 10:00 查看:80次标签:中国梦文化追求中国传统文化

  • 在众多涉及人民基本权利和权力结构的领域,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要成为最高和最主要的指导依据。这包括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已制定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二是得到普遍服从的法是良法。为达此目的,立法过程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得到更有效地保障。...[详细] 时间:2014-09-17 09:54 查看:85次标签:生产力法治

  • 大数据的本质不在于“大”,而在于其蕴含的大数据思维,能够直观呈现数据背后的人类行为模式。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需要把这种大数据思维融入政府治理理念,改变政府治理的理念向度、工作方式和决策思路。...[详细] 时间:2014-09-17 09:52 查看:62次标签: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能力

  • 推动与时俱进,还应当重视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创新。比如,怎样把握人大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怎样增强兼职化代表联系人民、依法履职的动力与能力等,都需要创新。激活与创新,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要有利于人大制度与时俱进,有利于发挥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只要不与宪法法律...[详细] 时间:2014-09-16 14:53 查看:61次标签:国情人大制度

  •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统一。...[详细] 时间:2014-09-16 14:53 查看:69次标签:和平发展道路

  • 在经济社会变迁的同时,中国也在经历一个制度现代化的过程。如果仍然以1978年为起点,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划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到1991年,是制度重建阶段;第二阶段,1992年到2001年,是制度深化阶段;第三阶段,2002年以后,是制度完善阶段。...[详细] 时间:2014-09-16 10:10 查看:114次标签:标准良治国家现代化

  • 公共治理需要一整套“工具箱”,“工具箱”内有宣传教育等柔性的工具,市场机制的利益工具,还有就是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非常严格的工具,是不能讲弹性的,如果违法就要受到相应惩罚。...[详细] 时间:2014-09-16 09:55 查看:80次标签:公共治理体系中国转型

  • 确立和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形成和完善以宪法为根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立健全法治基础上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保证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和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详细] 时间:2014-09-16 09:51 查看:64次标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国家治理现代化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大声疾呼要大力弘扬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刻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详细] 时间:2014-09-15 14:36 查看:135次标签:《摆脱贫困》中国梦李捷

  •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并全面开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这可谓“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起飞阶段。这一阶段的本质特征,就是“做大蛋糕”“组织动员”与“政府主导”。...[详细] 时间:2014-09-15 14:29 查看:396次标签:新政韩庆祥新常态

专家专栏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