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出发,在上述思路的引领下,传统的对外宣传工作应当升级为国家战略传播,而不应亦步亦趋地跟随内政外交的风云变幻而左右摇摆、闪烁其词。换言之,不应仅仅服务于“现实政治”(realpolitik),更应当是“观念政治”(noopolitik...[详细] 时间:2015-02-06 10:17 查看:13次标签:史安斌现实政治观念政治大国外宣
价值是客观事物(客体)对人(主体)的意义。无论别人如何评价,如果某人觉得某事物对自己有意义,那么这个事物对某人而言就有价值,这就是“敝帚自珍”。价值的主体性不仅表现在同一客体的价值可能因人而异,还表现在主体能否获得价值,取决于自身能力的大小。...[详细] 时间:2015-02-06 09:58 查看:42次标签:高宁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市场经济
法治是规则之治,法律在本质上是一种规则。法律具有明确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可以为人们提供基本的行为准绳。有了它,人们对自己乃至他人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就有了稳定的预期,便会依此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和规范。...[详细] 时间:2015-02-06 09:55 查看:47次标签:王立军法治思维法律程序思维
守纪律、讲规矩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规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也不成其为政党。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纪律和规矩。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担负着前所未有的伟大使命,尤其需要守纪律、讲规矩。...[详细] 时间:2015-02-06 09:53 查看:313次标签:吴杰明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党的纪律
在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时,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详细] 时间:2015-02-06 09:51 查看:63次标签:韩庆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意见》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8500万残疾人中还有1230多万农村残疾人尚未脱贫,260万城镇残疾人生活十分困难,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还比较大。...[详细] 时间:2015-02-06 09:45 查看:14次标签:残疾人国务院小康进程全面小康
社会各界对党中央推进改革的决心勇气、决策部署、举措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对党领导人民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满怀信心,充满期待。...[详细] 时间:2015-02-06 09:43 查看:56次标签:习近平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
县城是国家行政体系的基本细胞。县制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时间悠久,在历朝历代的更迭中,县制基本稳定。县城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具有承上启下、沟通上级与基层的重要作用,成为地方行政与基层行政之间的中间环节,也是全国行政的重要基石,对稳定政权起到保障作用。...[详细] 时间:2015-02-05 14:31 查看:52次标签:张正河县城建设国家行政体系县政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深刻回答了我国法治建设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以及总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详细] 时间:2015-02-05 14:23 查看:76次标签: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制建设
尊法学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与基础。要带头成为尊法的模范,领导干部必须摒弃“官大于法”“以权压法”“以情扰法”的人治观念。不可否认,现今在个别领导干部眼里,法律只是治理、管束群众的“工具”,自己握有权力便是“真理在手”,享有特权。...[详细] 时间:2015-02-05 14:06 查看:58次标签:封丽霞习近平总书记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依法治国
习主席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高度重视,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鲜明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给基层建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指明了发展方向。修订后《纲要》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充分贯彻体现了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详细] 时间:2015-02-05 14:04 查看:58次标签:滕晓东强军目标军队建设基层建设《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现代化、不断求解现代化的结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必由之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毫无疑问离不开文化在其中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5-02-05 13:45 查看:101次标签:易昌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行政文化建设
全面准确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正确看待西方的普世价值与价值观。首先,从字义表面来讲,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都是价值,而不是价值观。它们的策略是,首先让你接受这些价值(一般来说,大多数人是会接受而不会拒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合理吸收了其中一些“价值”...[详细] 时间:2015-02-05 13:43 查看:153次标签:韩庆祥核心价值观精神世界中国共产党
不仅在中国国内培养政治上的反对力量,美国等西方国家也下大力气在西方的大学、机构培养出了一批政治上坚决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知识分子,并且这些知识分子主要以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学者或者当地的华裔为主。...[详细] 时间:2015-02-05 13:40 查看:245次标签:朱继东全球化中国意识中国经济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已经形成,宪法精神不断深入人心。当然,培育和弘扬宪法精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要求相比,全社会自觉遵守、维护、运用宪法的意识还需要不断加强。...[详细] 时间:2015-02-05 13:37 查看:203次标签: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宪法
2分钟看懂基层公务员职级晋升新规。...[详细] 时间:2015-02-05 13:33 查看:24次标签:基层公务员职级考核职级晋升通道
习近平同志强调,改善民生涉及诸多方面,就业是根本民生问题,要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收入是热点民生问题,要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教育是长远民生问题,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详细] 时间:2015-02-05 13:21 查看:77次标签:李培林改善民生治国理政中国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军令状。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蓝图有了,关键是把蓝图变为现实。为政之道,忧无策,更忧有良策而不落实。...[详细] 时间:2015-02-05 11:23 查看:99次标签:习近平关键环节
从逮捕胡风一事中,我们知道1954年宪法规定逮捕、审判全国人大代表要经过一个特别的程序,也就是对全国人大代表的人身自由进行特别保护,人们通俗地把这称为人大代表的人身“免捕权”。在制定1954年宪法过程中,对这一规定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详细] 时间:2015-02-05 10:33 查看:39次标签:阚珂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个重要论断,明确了宪法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核心地位,阐明了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和依宪执政之间的辩证关系,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详细] 时间:2015-02-05 09:51 查看:143次标签: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宪法发展宪法监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