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挖掘文化资源、出台系统政策、加强理论淬炼、引领大众实践,久久为功地推动“两创”方针落地。培育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实践不断拓展,彰显自身理念风范、民族创...[详细] 时间:2017-09-28 11:15 查看:2890次 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非遗保护任重道远,离不开公众的参与。调动公众的积极性,离不开媒体的支持。以新媒体为例,无论是普及非遗知识、培养保护意识,还是报道典型案例、提供发展建议,均有着诸多优势,作出了重要贡献。...[详细] 时间:2017-09-27 13:24 查看:389次 标签:安德明非遗保护喜迎十九大新媒体
今天通常说的“法家学派”,源自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和《汉书·艺文志》。司马谈创造了一个“法家”概念,应该是有他的根据的:他大体上以“法律专家”或“刑法专家”来指称这一派,但未指明该派所含的具体的人和书。...[详细] 时间:2017-09-26 10:23 查看:797次 标签:周炽成法家法治法家学派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真正地融入了世界,成为世界文明版图的重要构成。在开放的心态下,让世界文化走进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成为当下的文化自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要首先弘扬我们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详细] 时间:2017-09-26 10:18 查看:1922次 标签:李宗桂中华文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的语文课或大学的文学史课程,注重自由自在的阅读,没有那么多“先修课程”的限制,也不太讲究“循序渐进”。面对浩如烟海的名著或名篇,你愿意跳着读、倒着读,甚至反着读,问题都不大。...[详细] 时间:2017-09-26 10:10 查看:591次 标签:陈平原语文学习读书学习国际关系
新兴文化产业的崛起,反映了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环境下,创新创意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英国城市专家查尔斯·兰德利说过,经典在它诞生之时,都是一种创新。如今,我们的世界是互联互通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节点是城市。...[详细] 时间:2017-09-22 09:57 查看:971次 标签:意娜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技术
文化不仅在精神高地上灼灼绽放,而且更深深地厚植到了经济领域,以致在许多时候和许多地方,文化本身就既是精神,又是经济,或以精神与经济的混合体而兀然崛起、灿然出现,形成以产业为“体”、产品为“桥”、文化为“魂”的新文化产业体系,在满足人物质需求的过程中,更使人得到...[详细] 时间:2017-09-21 11:13 查看:688次 标签:艾斐文化价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建设
网络文学既是一种根植于当代改革实践和中国民间及传统文化的创作混生体,也是越来越强烈地反映着全球化语境下中华主体性确立的敏感区。...[详细] 时间:2017-09-21 11:10 查看:600次 标签:夏烈网络文学传统文化中华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五年来,文化工作者积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力...[详细] 时间:2017-09-21 10:30 查看:1430次 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文化交流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正是延续了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脉,继承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民族精神,发展了建党以来所塑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详细] 时间:2017-09-20 09:43 查看:1389次 标签:张城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文化建设
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等专家们看来,挖掘遗址资源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相得益彰,研究机构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更多研究成果的涌现,而且也能让泥河湾博物馆和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同步更新,同步“成长”。...[详细] 时间:2017-09-19 14:43 查看:735次 标签:袁于飞文化建设考古遗址文化产品
今天的网络文艺评论需立时代潮头,根据网络文艺的特点,发思想先声,实现创作引导,建构正确价值观,实现社会教育,帮助提升社会审美品位,启迪艺术创作灵感,推动网络文艺创作水准提升。...[详细] 时间:2017-09-18 13:38 查看:1908次 标签:高伟互联网文艺哲学社会科学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和而不同,海纳百川,中华传统文化是由各派思想从各种角度切入的关于宇宙人生、治国理政、立德树人相异相成的大智慧,取之不竭、常用常新。...[详细] 时间:2017-09-11 09:45 查看:2222次 标签:陈先达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说:“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的历史内涵,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忽略其历史向度。...[详细] 时间:2017-09-11 09:39 查看:1639次 标签:林国标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利益诉求
党的领导是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五年来,中国文艺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坚强领导,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详细] 时间:2017-09-08 13:19 查看:1174次 标签:铁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中国文化
现实维度与历史维度是一对矛盾关系。当历史存在与现实存在相一致时,历史存在对文化自信起着正向作用和推进作用,否则,就会不起作用或者起反作用。...[详细] 时间:2017-09-06 09:44 查看:582次 标签:唐震文化自信历史社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认文明多样性,包容文明异质性,推动不同文明互相欣赏、和谐共处,这在当今世界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对和而不同理念的践行,强调寻找各国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兼容并包、携手同行。...[详细] 时间:2017-09-05 09:40 查看:946次 标签:赵振羽一带一路传统文化互利共赢
要通过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让世界各国民众体会到中国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愿意与不同文化进行交流互鉴,从而树立和维护中国的良好形象。...[详细] 时间:2017-09-05 09:37 查看:395次 标签:陆俭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传统文化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不同历史时期,着眼于解决时代课题,我们党都提出了纲领性的文化方略,作为指导、引领、推动、规范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针。“双百”“二为”和“两创”就是这种具有时代标志的成果,有如三座耀眼的文化灯塔。...[详细] 时间:2017-09-05 09:22 查看:1227次 标签:李军“两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以一种无形之力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有形存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文化自信更是其融入血脉的精神标识,时时处处影响着自己的行为模式。党员干部要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离不开文化自信中所蕴含的真理、价值、道义和精神支撑。...[详细] 时间:2017-09-01 15:11 查看:1178次 标签:代江波文化自信政治定力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