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清明习俗中的慎终追远、缅怀前辈,其实是对道德的一种重温和坚守,带有寻根的意义,对于巩固道德观念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血缘关系恰恰构成道德赖以产生的原初基础。...[详细] 时间:2014-04-15 14:23 查看:584次 标签:家风习俗清明文化内涵

  • 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座谈会,强调要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强大传播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努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详细] 时间:2014-04-14 22:41 查看:187次 标签:刘奇葆媒体发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座谈会

  •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传统服饰一直以其直观性、简易性、大众性等特点,成为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马前卒和急先锋,或说成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畅快表达。此次习主席所着中式服装,业界通称“中华立领”。它既以中山装为基础,又融合西方服饰元素,简洁质朴,庄重典雅,借助中国最高...[详细] 时间:2014-04-14 13:36 查看:180次 标签:中国“国服”传统服饰

  • 在现代社会,发达的社会组织大量出现并取代了传统家庭的社会中心地位,成为社会成员安身立命的主要载体。组织结构的异质化取代了传统社会的“家国同构”。建设廉洁社会组织就成为国家廉政工程的重点。这就要求必须建立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健康关系;必须健全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详细] 时间:2014-04-14 13:35 查看:307次 标签:廉政建设孝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知行合一,论轻重,“行”为重。“行”是“知”和“信”的实践转化,反过来对“知”和“信”又有深化促进作用。“知”和“信”最终必须落实到“行”上,其效果必须通过“行”及其结果体现出来。...[详细] 时间:2014-04-14 09:43 查看:484次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宣传工作的形势变了,一些党政领导干部的观念却没有与时俱进。有的不掌握受众需求,仍自说自话地作灌输式宣传,由此形成的官媒舆论场与广大网民发声形成的网上舆论场,呈现巨大反差,“看电视形势大好,一上网心情沉重”。...[详细] 时间:2014-04-14 09:43 查看:258次 标签:自媒体时代“本领恐慌”

  • 中华文化强调整体利益,强调社会和谐,强调道德至上,其理性、包容、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观,完全符合人类社会的文明和思想进步,与当今世界其他文明相比,更有其独特的一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详细] 时间:2014-04-14 09:37 查看:509次 标签:中华文化指导思想价值观

  • 2011年底,中山在国内率先出台了《领导干部道德行为指南》,作为领导干部尚德修身的纲领性指引,从政治品质、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五方面对官员行为进行规范,促进广大干部从政作风的改变。据统计,2013年全市受理信访举报违纪违法案件同比下降26.5...[详细] 时间:2014-04-14 09:30 查看:295次 标签:“幸福指数”“担当精神”

  •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详细] 时间:2014-04-13 18:24 查看:232次 标签: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

  •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需要。民族精神只有反映时代精神,才能使一个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详细] 时间:2014-04-12 20:27 查看:346次 标签: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 在五四运动发生后的最初岁月里,中国思想界对于这一运动的影响和意义并无太大的分歧,即使对新文化运动持不同看法的人也对五四运动持相似的态度。1920年1月,孙中山在《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中说:“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详细] 时间:2014-04-12 20:17 查看:464次 标签:中国评价学生爱国运动五四运动

  • 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做到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不离行、行不离知,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我们强调知行合一,就是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详细] 时间:2014-04-12 20:07 查看:509次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弘扬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 沂蒙精神从一开始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形成和生长起来的,是中国劳动阶级的先进群体意识,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详细] 时间:2014-04-12 20:05 查看:785次 标签:沂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干部教育培训党员

  • 古为今用,要求批判继承传统道德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创造出先进的道德,提炼出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问题,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详细] 时间:2014-04-11 09:53 查看:1160次 标签: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进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湾源头活水,持续开展理论研究、宣传普及和教育实践,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详细] 时间:2014-04-11 09:36 查看:255次 标签:源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 在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里,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如果缺乏正确的价值引导和文明示范作用,那么就会造成社会失序。近年来,从“地沟油”到“瘦肉精”所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究其根源就是由商业道德缺失、社会价值失序等不文明行为所造成的。...[详细] 时间:2014-04-10 13:58 查看:420次 标签:文明物质精神政治

  • 身为中国人,我们的未来还要取决于自己对于中国的了解和判断,以及自己基于这种知识而做出的文化选择。不管是什么样的知识和范式的更新,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思虑和处理,而不是亦步亦趋地听凭别人发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算得上是善于利用跨文化阅读中弥足珍贵的汉学资源,才能在...[详细] 时间:2014-04-10 13:54 查看:263次 标签:汉学文化

  • 《颜氏家训》早在宋朝就赢得很高评价,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明代李参坡《庭帏杂录》也说:“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为什么颜之推的“家法最正”,又被后人奉之为“祖”?这是由《颜氏家训》内容决定的。...[详细] 时间:2014-04-09 13:58 查看:1666次 标签:家风家训家族《颜氏家训》

  • 梁启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虽然逝世时只有五十多岁,但对今天的中国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我们还能看到周恩来抄写的梁启超的诗——“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可见梁启超在当时的影响力。...[详细] 时间:2014-04-07 16:34 查看:539次 标签:梁启超中国影响维新

  • 崇高的理想信仰是精神支柱的根本核心,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凝聚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信仰的荒漠,立不起伟大的民族。一个最初只有50多人的小党,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信念,以“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详细] 时间:2014-04-07 16:25 查看:565次 标签:精神伟业力量品格支柱

理论大视野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