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得到保护和传承,特色文化资源被深入挖掘,农村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2012年以来,全国有272个地级市、43个民族的4153个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此外,乡镇文化站群众...[详细] 时间:2017-10-20 09:48 查看:540次 标签:陈秋红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精神文化
“生生美学”还是一种“日新其德”的含蓄之美。“生生美学”作为一种含蓄的美,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无限风光,是一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诗歌之“意境”、绘画之“气韵”、山水园林之“写意”、书法之“神韵”等,说的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含蓄之美,可以说是意...[详细] 时间:2017-10-20 09:46 查看:506次 标签:曾繁仁生生美学中国传统艺术生态文化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自觉践行,是保持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详细] 时间:2017-10-18 10:27 查看:1462次 标签:谭福金文化自信文化理想中华文化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艺作品。我们要牢记使命,用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塑造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坚定人民信心、振奋人民精神,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详细] 时间:2017-09-29 10:43 查看:426次 标签:中国梦文艺事业文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
墨家除了极具原创性的科技思想,还拥有极富温情、极具智慧的人文思想。墨家学派针对当时不利于人民和社会发展的时弊,提出了“兴利除弊”十大主张。这些主张在当时虽未实现,但无疑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于今天的社会治理来说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详细] 时间:2017-09-29 09:23 查看:518次 标签:朱传棨墨家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我国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精品和示范工程的“五个一工程”,必将在筑就文艺高峰的征途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详细] 时间:2017-09-28 16:45 查看:381次 标签: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艺术创作正能量
五年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挖掘文化资源、出台系统政策、加强理论淬炼、引领大众实践,久久为功地推动“两创”方针落地。培育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实践不断拓展,彰显自身理念风范、民族创...[详细] 时间:2017-09-28 11:15 查看:2001次 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非遗保护任重道远,离不开公众的参与。调动公众的积极性,离不开媒体的支持。以新媒体为例,无论是普及非遗知识、培养保护意识,还是报道典型案例、提供发展建议,均有着诸多优势,作出了重要贡献。...[详细] 时间:2017-09-27 13:24 查看:209次 标签:安德明非遗保护喜迎十九大新媒体
今天通常说的“法家学派”,源自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和《汉书·艺文志》。司马谈创造了一个“法家”概念,应该是有他的根据的:他大体上以“法律专家”或“刑法专家”来指称这一派,但未指明该派所含的具体的人和书。...[详细] 时间:2017-09-26 10:23 查看:319次 标签:周炽成法家法治法家学派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真正地融入了世界,成为世界文明版图的重要构成。在开放的心态下,让世界文化走进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成为当下的文化自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要首先弘扬我们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详细] 时间:2017-09-26 10:18 查看:875次 标签:李宗桂中华文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的语文课或大学的文学史课程,注重自由自在的阅读,没有那么多“先修课程”的限制,也不太讲究“循序渐进”。面对浩如烟海的名著或名篇,你愿意跳着读、倒着读,甚至反着读,问题都不大。...[详细] 时间:2017-09-26 10:10 查看:379次 标签:陈平原语文学习读书学习国际关系
新兴文化产业的崛起,反映了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环境下,创新创意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英国城市专家查尔斯·兰德利说过,经典在它诞生之时,都是一种创新。如今,我们的世界是互联互通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节点是城市。...[详细] 时间:2017-09-22 09:57 查看:716次 标签:意娜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技术
文化不仅在精神高地上灼灼绽放,而且更深深地厚植到了经济领域,以致在许多时候和许多地方,文化本身就既是精神,又是经济,或以精神与经济的混合体而兀然崛起、灿然出现,形成以产业为“体”、产品为“桥”、文化为“魂”的新文化产业体系,在满足人物质需求的过程中,更使人得到...[详细] 时间:2017-09-21 11:13 查看:372次 标签:艾斐文化价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建设
网络文学既是一种根植于当代改革实践和中国民间及传统文化的创作混生体,也是越来越强烈地反映着全球化语境下中华主体性确立的敏感区。...[详细] 时间:2017-09-21 11:10 查看:391次 标签:夏烈网络文学传统文化中华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五年来,文化工作者积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力...[详细] 时间:2017-09-21 10:30 查看:767次 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文化交流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正是延续了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脉,继承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民族精神,发展了建党以来所塑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详细] 时间:2017-09-20 09:43 查看:1115次 标签:张城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文化建设
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等专家们看来,挖掘遗址资源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相得益彰,研究机构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更多研究成果的涌现,而且也能让泥河湾博物馆和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同步更新,同步“成长”。...[详细] 时间:2017-09-19 14:43 查看:443次 标签:袁于飞文化建设考古遗址文化产品
今天的网络文艺评论需立时代潮头,根据网络文艺的特点,发思想先声,实现创作引导,建构正确价值观,实现社会教育,帮助提升社会审美品位,启迪艺术创作灵感,推动网络文艺创作水准提升。...[详细] 时间:2017-09-18 13:38 查看:902次 标签:高伟互联网文艺哲学社会科学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和而不同,海纳百川,中华传统文化是由各派思想从各种角度切入的关于宇宙人生、治国理政、立德树人相异相成的大智慧,取之不竭、常用常新。...[详细] 时间:2017-09-11 09:45 查看:1526次 标签:陈先达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说:“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的历史内涵,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忽略其历史向度。...[详细] 时间:2017-09-11 09:39 查看:1036次 标签:林国标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利益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