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曾雄踞东方,冠绝一时,为何出现宋元之变和明清之变?宋元之际和明清之际的时代精神、政治经济、财政金融、军事外交出现何种纰漏,以至于国家逐渐瓦解,而遭遇汉民族历史上灭顶之灾?...[详细] 时间:2017-06-07 15:49 查看:3699次 标签:滕祥志文明复兴精神动力制度机理
“数字丝绸之路”是一项重要的软基础设施工程,如同陆海空的基础设施一样,也需要有通道、节点、枢纽和网络体系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并不“高大上”,甚至看不见,但却无处不在、影响很大,其背后是以最新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大平台、大数据。...[详细] 时间:2017-06-07 09:48 查看:316次 标签:王振数字丝绸之路人文交流
20年来,从中美关系、中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均衡发展,到一起向前看、谱写中国梦、共担时代责任,每一年的主题,贯穿起中国发展主线,见证着中国发展机遇。...[详细] 时间:2017-06-06 09:27 查看:367次 标签:章念生中国热哈佛
信仰是一种文化,我国自古就有祈求高中的愿望与仪式,人们除了寒窗苦读之外,也会在临考前做一些相应的仪式来表达期望与福愿。...[详细] 时间:2017-06-06 09:17 查看:235次 标签:郑艳高考天道酬勤信仰
道德社会是法治社会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建设法治社会,必须要始终把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如何建设道德社会,需要注重从多个维度进行推荐。...[详细] 时间:2017-06-05 09:51 查看:646次 标签:宋圭武道德社会法治社会法律
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深深地影响了智库的发展和建设。互联网对文化智库建设的影响不仅在技术,更在精神——一种开放、平等、共享的互联网精神。...[详细] 时间:2017-06-01 09:45 查看:348次 标签:柳杰互联网文化智库
传统节日不单纯是一种仪式,也不是现代语境和政策倡导下的“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充满理想和期待的生活,是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的体现。让节日文化走进生活,把这种记忆放得久一点,把这种节日内涵放得长一点。...[详细] 时间:2017-05-31 09:52 查看:503次 标签:王文超端午节传统节日文化
从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得到更多关注;到《琅琊榜》《欢乐颂》等影视作品纷纷“出海”,在海外涌动起一股国剧“华流”……...[详细] 时间:2017-05-31 09:37 查看:466次 标签:张凡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诗词
到“十三五”末,要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要发挥组织资源和政策资源的优势。《纲要》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本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考核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详细] 时间:2017-05-27 10:41 查看:280次 标签:傅才武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改革文化小康
文化发展改革说到底是为了人民,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群众从中受益,得到实惠,素质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发展可以凝聚人心,鼓舞人气,坚定共同理想追求,筑牢共同精神支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合力。...[详细] 时间:2017-05-27 10:38 查看:268次 标签:练伟雄文化发展文化生活文化繁荣
阅读需要专注,在知识的积累之外,也是一种精神的修行。通过阅读感受书香,能满足人类的内在需求,使人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拥有更充实、更丰盈的生活,从而增加幸福感。书香的涵养,也能形成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让喧嚣的沉静下来,让浮躁的厚重起来。...[详细] 时间:2017-05-27 10:25 查看:1264次 标签:朱永新阅读读书阅读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最内在的思想自信,积淀的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越了解国家,“文化自信...[详细] 时间:2017-05-27 10:24 查看:406次 标签:杨潇鳞文化自信粽子端午节传统习俗
“仲夏端五。端者,初也。”端五即农历五月初五。据《礼记·月令》记述,五月为阳气最盛之时,因此“端五”也被称为“端阳”。按照物极必反的道理,阳气至盛时阴气也开始滋生,阴阳交接之际,容易致使毒虫出没、瘟疫流行。...[详细] 时间:2017-05-27 10:09 查看:414次 标签:郑艳端午节屈原龙舟
中国传统历法,年按阳历,月按阴历。现在称中国历法为阴历,是按月来讲的。又称中国历法为农历,是从二十四节气来讲的,二十四节气是阳历的内容。因此,中国传统历法为阴历、农历都是有根据的,但都不全面,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可以称为华历。...[详细] 时间:2017-05-27 09:58 查看:273次 标签:周桂钿历法农历传统文化
大自然保有勃勃生机,民众生活才有充足富源可恃,“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荀子·王制》),“圣王之制”才有坚实支撑。...[详细] 时间:2017-05-25 09:34 查看:448次 标签:樊良树资源环境保护生态修复
毫无疑问,引入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海外电影产业的优质版权、人才队伍、制作技术等相关文化工业资源,无论是对于国有、民营资本,还是对于转型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而言,都是他们现阶段的不二选择。而且优质版权的开发,还会延伸到主题公园、衍生品等相关产业链的下游环节,这将不仅有助...[详细] 时间:2017-05-24 13:30 查看:560次 标签:孙佳山电影网络文学中国文化
文明交流互鉴应当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使蓬勃发展的中国文化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详细] 时间:2017-05-23 13:56 查看:981次 标签:丁立群文化自信文明交流互鉴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献典籍浩如烟海。自先秦以来,历代先贤撰著了浩繁的文献典籍,这是一笔储量巨大、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利用好如此巨量的珍贵文化遗产,需要对历代文献典籍进行系统的搜集、梳理。这是一项耗时长久、工作量巨大的复杂工程。...[详细] 时间:2017-05-22 13:22 查看:241次 标签:张涌泉文献典籍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思想文化,离不开对其载体——古文献的准确把握和理解;而对古文献的准确把握和理解,又必须凭借古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可见,古文献学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细] 时间:2017-05-22 13:21 查看:690次 标签:孙钦善传统文化古文献学思想文化
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给出的生动答案,也是支撑文化自信的铁的证据。文化的先进、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详细] 时间:2017-05-22 09:37 查看:2098次 标签:杜飞进首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中华文化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