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政策层面来看,宏观调控应坚持“中线思维,区间管理”,对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等分别设置过热和过冷的区间预警指标,每年所确定的经济运行预期目标应被视为调控的中线,而非“底线”或“下限”,并在每一年视具体情形适当微调。...[详细] 时间:2014-08-15 09:53 查看:201次标签:着力点稳增长
“坚持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快推进改革,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一步...[详细]
时间:2014-08-15 08:59
查看:187次
标签:中国经济述评习近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企,扎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之中。鉴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国家基本政制的经济基石,那么从央企到地方国企就是体现公有制实现形式和代表全民利益的最重要的市场经营主体,亦是国家调控和引导市场经济运行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更是当代中国发展国民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详细] 时间:2014-08-14 16:24 查看:162次标签:鲁宁国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混改”方案
要看GDP,但不能唯GDP。GDP快速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经济社会发展是政绩,维护社会稳定也是政绩;立竿见影的发展是政绩,打基础作铺垫也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政绩,解决民生问题也是政绩。...[详细] 时间:2014-08-14 16:19 查看:417次标签:习近平GDP
做好协同发展这篇大文章,不仅有利于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其接受首都要素外溢,重塑经济增长源泉;更有利于其借助各方力量,统筹抓好生态环境建设。...[详细] 时间:2014-08-14 14:35 查看:58次标签:京津冀一体化协同
在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和完善农地制度之时,社会多方关注农地改革的走向,农地制度改革面临多个路口,从根本上说,我国所面临的是通过改革,坚持和完善现有的法定的农地制度,还是实行农地私有化,这个抉择是不可避免的。坚持和完善农地的集体所有制,以利于我国农...[详细] 时间:2014-08-14 10:33 查看:130次标签:土地私有化
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面临各项约束条件,如去杠杆化、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市场风险等。我们认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和部分产能过剩的周期...[详细] 时间:2014-08-14 10:27 查看:162次标签:中国增长经济新常态
以历史的眼光看,很多国企脱胎于政府,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工具、配置资源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抓手。这种“政企难分”的关系一方面在我国处于以投资驱动为特征的经济发展追赶期发挥出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却也成为化解国有经济与市场规则结合这道世界性难题的巨大障碍...[详细] 时间:2014-08-14 10:18 查看:250次标签:民企国企混合所有制市场经济
国企社会职能剥离的关键在地方政府的态度和积极性,当然也要支付一定的改革成本。从目前财力来看,除少数地区外应该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想解决问题。应该像考核GDP一样将改革目标列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不然改革将仅仅是一个神话。...[详细] 时间:2014-08-13 14:10 查看:151次标签:硬骨头国企改革周放生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她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切其他发展阶段一样,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详细] 时间:2014-08-13 14:04 查看:189次标签:改革开放社会主义
科业社会是以知识分子脑力劳动为主体、以生产知识和信息的科学研究业为社会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全新社会。现代科技使生产要素全球化配置和全球市场竞争成为可能,也是科业社会重要特征。...[详细] 时间:2014-08-13 13:58 查看:310次标签:邓小平刘吉“三农”问题市场经济
“管”绝不是政府重复过去大包大揽的传统套路,而是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管’是一杆‘公平秤’,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他强调,要通过建立各部门惩戒联动机制,让企业有一个不能触碰的“戒律”,有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强制约...[详细] 时间:2014-08-13 13:47 查看:76次标签:李克强国务院常务会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要切实办好农村义务教育,让农村下一代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详细] 时间:2014-08-13 13:45 查看:210次标签:习近平三农农民农村
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现代服务需求取代传统物质需求成为消费需求升级的大趋势,发展型消费需求逐步取代生存型消费需求成为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主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沿着“生活必需品—耐用消费品—服务消费品”的次序不断升级,这带来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空间。...[详细] 时间:2014-08-13 10:48 查看:281次标签:迟福林经济运行常态
汪同三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现在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增长的内升动力尚待增强。李克强在会见外宾的时候讲到,中国经济有稳定发展的基础,结构有明显的改善,但是还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现在宏观经济一个大的问题是经济下行压力的问题。...[详细] 时间:2014-08-13 10:48 查看:159次标签:宏观调控汪同三创新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必须培育发展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市场制度构成的首要部分,是包含要素市场以及由要素市场衍生而来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市场机制在市场主客体以及市场时空上发生有效作用,必须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前提。...[详细] 时间:2014-08-12 14:16 查看:432次标签:习近平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市场决定性作用
由于京津冀一体化还涉及首都的发展和建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估计,“京津冀”领导小组有自身的特殊性,应该不会完全照搬原来小组的模式。但无论办公室设在哪里,小组应该体现的是其协调性和综合性。...[详细] 时间:2014-08-12 14:04 查看:136次标签:京津冀利益政策
中国经济过去主要依靠“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这三个点支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正在形成新的战略支点,进入了多点支撑的时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将立足于贯通域外、沿海、沿江、沿边与内陆互联互通的大通道。...[详细] 时间:2014-08-12 13:54 查看:244次标签:全球化中国布局战略
经过36年的改革开放,全社会消费需求释放的大趋势正在形成,我国开始进入消费新时代。未来5-1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充分释放13亿人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取决于能否有效实现从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驱动的增长方式转变。...[详细] 时间:2014-08-12 13:53 查看:89次标签:迟福林市场解放思想
发达国家经验展示,以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来衡量,税制改革的作用不及财政支出手段明显,一些有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税制对于经济增长还有负面作用。因此,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应当成为我国短期内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抓手。...[详细] 时间:2014-08-12 13:51 查看:29次标签:收入分配二次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