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 作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中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城镇化是中国政府的工作要点。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就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详细] 时间:2014-08-12 09:57 查看:63次标签:李克强调研政策

  • 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也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饭碗,没有必要在国际上“抢粮”,更不会对世界粮食安全造成威胁,而且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详细] 时间:2014-08-12 09:56 查看:175次标签:中国粮食战略

  • 腐败从来不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而是在特定历史下寄生在中国经济机体上的一个毒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应继续把反腐单纯看作是政治方面的事情,还应当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积极推进反腐斗争,通过深入反腐全面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详细] 时间:2014-08-12 09:47 查看:158次标签:中国经济转型反腐

  • 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交易规模缩减的同时大型龙头企业仍然保持平稳较快的业绩增长率,这也就意味着小型房企正在被加速淘汰,大浪淘沙,下行市场促使房地产行业加速整合,行业集中度急速提升。...[详细] 时间:2014-08-11 13:44 查看:527次标签:中国住房市场房价

  • 储蓄率过高就要压储蓄上消费,而继续上投资就会加重生产过剩,这是非常朴素的道理。当然提升消费比例并不是动员人们花光所有储蓄那么简单,而是通过推动城市化,创造出把农村低收入人口转变成城市高收入人口的条件。这是真正的结构调整。...[详细] 时间:2014-08-11 13:42 查看:50次标签:结构调整三个模糊

  • 打通“末梢神经”,要更加注重改革举措的执行力,顺畅改革的传导机制。只有落实推进机制完善起来了,执行力提高了,改革才能不断深入下去。要正确处理宏观改革和中观、微观改革的辩证关系,既明确提出改革的工作重点和阶段性要求,又建立完善改革推进的详细步骤、保障措施和评价体...[详细] 时间:2014-08-11 13:33 查看:54次标签:改革“末梢神经”

  •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不要确定各地“城镇化率”的指标,并与官员的考核挂钩?“政绩考核”是“指挥棒”,搞不好,就会出现“城镇化率崇拜”,就像以往的“GDP崇拜”一样,导致很多恶果。我认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快”要服从于“好”,不能盲目追求速度。...[详细] 时间:2014-08-11 09:43 查看:151次标签:误区新型城镇化

  • 从主观努力看,党中央、国务院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不断积累新的调控经验,向体制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有招数、有底气。...[详细] 时间:2014-08-11 09:30 查看:110次标签:中国经济新机会

  • 发改委在经济形势解读文章中这么说:“新形势下,我们将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推出各项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改革举措,切实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聚焦、聚神、聚力抓好重点改革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详细] 时间:2014-08-11 09:25 查看:114次标签:改革发改委

  • 如果说城镇化的法制建设解决的是“有法可依”的问题,那么作为实施之维的法治路径则主要围绕“有法必依”而展开。易言之,当相关立法达到一定规模后,如何切实地以这些法律作为实施城镇化的核心制度手段就成为接下来需要迫切关注的又一逻辑与现实的双重难题。...[详细] 时间:2014-08-08 14:14 查看:175次标签:法治政策城镇化

  • 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三地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主持召开座谈会,确定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详细] 时间:2014-08-08 09:26 查看:99次标签:京津冀中国梦

  • 毫无疑问,企业是改革的主体,改革的动力来自于企业。通过发挥试点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既能总结经验,探寻规律,也可以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详细] 时间:2014-08-07 14:01 查看:200次标签:国企改革实践矛盾

  • 工资水平的提升所构成的第一轮成本冲击已经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结构调整。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要么在寻求迁入西部省份或其他低收入国家,要么在实现产业价值链上的升级转型。但由于内陆省份的生产成本同样在快速上升,中国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出口导向部门的产业的...[详细] 时间:2014-08-07 13:52 查看:360次标签:劳动力中等收入陷阱质量

  • 在稳增长过程中,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仍是关键。但这里的投资必须是有效投资,而非盲目投资。政府从改革企业投资主权开始,从优化供给和改善需求两侧发力,主要运用市场化办法并辅之以差别化政策,实现有扶有控、有保有压、有进有退。...[详细] 时间:2014-08-07 10:37 查看:113次标签:改革市场需求

  • 对于经济发展,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首要,还体现在他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内生于经济体系的技术进步,有着边际报酬递增特征的知识资本和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详细] 时间:2014-08-06 13:50 查看:197次标签:政府市场界分领域

  • 要破解当下的发展难题,必须审时度势,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对各类风险隐患早做准备、加强防范。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更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从问题导向切入,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精准施策,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预调微调,做...[详细] 时间:2014-08-06 10:05 查看:150次标签:社会发展经济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

  • 要做好协同发展就要制定好区域规划,要编制好首都经济圈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并且从下边的方面,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做好京津冀的发展。一个是功能定位,一个是产业分工,一个是设施配套,一个是综合交通体系等等。...[详细] 时间:2014-08-06 09:58 查看:93次标签:北京生态环境资源

  • 综合交通、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未来最具潜力的城市是由市场力量综合打造的,而非由政府打造的。具体而言,各省市提出的雄心勃勃的“城市圈”规划,谁最终能够胜出,取决于市场,而不是设想。...[详细] 时间:2014-08-06 09:56 查看:66次标签:城镇化突进突变

  •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调控上既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忧患心”,又坚持战略思维,彻底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保持“平常心”。...[详细] 时间:2014-08-05 15:12 查看:327次标签:中国经济亮点改革红利

  • 所谓共同富裕,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富裕,使人人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详细] 时间:2014-08-05 15:11 查看:551次标签:魏礼群共同富裕艰苦奋斗精神社会主义

专家专栏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