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财税改革进行了全面具体的部署,从国家治理体系的角度看,新一轮财税改革涉及政府与社会(市场)、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中央与...[详细] 时间:2014-08-05 15:01 查看:162次标签:张斌地方政府财政中央

  • 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农村和农民缺乏产权,既缺乏与城市及市民平等的财产权,又缺乏农村产权在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法律表述机制。缺乏明晰的农村集体及农民的财产权利,最容易被公权力和资本所侵害。...[详细] 时间:2014-08-05 15:00 查看:102次标签:农村改革核心

  • 经济危机往往是在包括经济学家在内的人们对经济普遍看好的情况下突然到来,所以经济危机发生后,一方面是经济学家的自责、反省;另一方面是人们对经济学家的责怪和抱怨。面对这种尴尬局面,人们不得不反思,究竟是经济学家无能,还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预测?...[详细] 时间:2014-08-05 10:02 查看:924次标签:经济危机经济周期经济危机预见经济波动景气研究

  • 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角度,一个经济体合适的、可持续的增长水平或者稳态水平时的潜在增长率就取决于负债融资能力、投资配置效率及杠杆率的使用空间。基于以上的分析,随着融资约束的强化、投资效率的降低以及杠杆放大功能的弱化,那么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平稳回落就不再是一个所谓中长...[详细] 时间:2014-08-05 09:49 查看:167次标签:人口结构资产负债杠杆率巴曙松

  • 中国是花了36年时间,通过渐进式的、持久战式的国有企业改革来医治国有企业这条“腿”,使其逐渐变得更加健康、更加强壮、再次复兴,兴而越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国有企业数,从1990年1家到2014年的83家。有此前提,中国才能够用1%的全国实有企业总数,创...[详细] 时间:2014-08-05 09:44 查看:419次标签:中国胡鞍钢西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

  • 吴敬琏说,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决定》的草案做说明的时候讲“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详细] 时间:2014-08-04 14:11 查看:188次标签:吴敬琏危机改革

  • 3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3年的53.7%,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城镇人口由1.7亿,增加到7.3亿,增加了5.6亿。乡村人口从最高值的8.6亿,下降到2013年的6.3亿,减少了2.3亿。中国历史上城镇人口数量首...[详细] 时间:2014-08-04 14:05 查看:151次标签:意义问题城镇化

  • 承上启下的7月好比“中场”。这个月,上半年经济数据陆续出炉:经济增长7.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3%,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完成全年就业目标的70%以上……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可圈可点的半年报,打好了表现不俗的“...[详细] 时间:2014-08-04 09:28 查看:79次标签:冯华上半场中国经济下半场

  • 新常态,新风景。总体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积极的,有利于中国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继续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详细] 时间:2014-08-04 09:21 查看:347次标签:高效率中国经济低成本可持续

  • 面对中国经济调速换挡的新形势,面对过去30年来高速发展的同时积累起来的各种问题和矛盾,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外部压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推进改革,致力于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取得一系列重大突...[详细] 时间:2014-08-04 09:06 查看:73次标签:钉钉子精神转方式调结构慎海雄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具有丰功伟绩。中国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巨大功绩在于奠定了中国土地革命制度的基础,确立了中国土地革命的正确路线,创立了中国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方法,制定了有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详细] 时间:2014-08-04 09:02 查看:259次标签:毛泽东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

  • 适应新阶段新形势,迫切需要树立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科学“速度观”,使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符合资源禀赋条件,在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区间内适度上下浮动,关键是要有质量、有效益、利民生、护生态。...[详细] 时间:2014-08-01 14:10 查看:184次标签:速度增长经济

  • 京津冀产业发展需要考虑从融入全球和国家的价值链向构建区域价值链的转变,考虑外围市场的变化以及首都经济圈作为消费市场的潜力和前景,不能将重点放在生产能力和生产性产业的引进上,而是应注重如何在更大的区域范围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详细] 时间:2014-08-01 14:08 查看:91次标签: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

  • 改革的成效已逐步显现,行政审批、投资体制、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简政放权措施,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投资创业热情,官方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继续快于投资整体增长,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5.1%,3—6月全国共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440.06万户...[详细] 时间:2014-08-01 10:08 查看:259次标签:成绩单改革经济民生

  • 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对外直接投资为载体直接服务于其母国利益,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通过国际分工操控全球财富分配,从而增加母国财富;跨国公司极力淡化其资本的“国籍”进而加速全球扩张;跨国公司与母国政府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成为东道国的...[详细] 时间:2014-07-31 10:47 查看:894次标签:跨国公司政治经济学国家利益全球价值链

  •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外资和港澳台资本不断抢滩中国大陆,加之国内资本的多年积累,资本比之于劳动和土地要素,其稀缺程度逐渐下降;另外,随着对民营、港澳台和外国资本开放程度高的行业进入的企业数量的增长,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此类企业平均利润下降,企业失败的风险...[详细] 时间:2014-07-31 10:41 查看:187次标签:经济发展生产要素

  • 如何实施长效机制和政策?就政策选择上,需要更多地理顺价格机制,强化环境标准,更多的居民参与则是政策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当前对钢铁等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产能利用率的关注,很大程度上跟排放和环境污染有关。而导致产能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源和环境等并没有得到恰当定价。...[详细] 时间:2014-07-31 10:41 查看:208次标签:“产能过剩”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始终高度重视。改革前,我国长期受到粮食生产能力和进口能力不足制约,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应紧张困扰着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改革后,我国在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快告别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普遍短缺状况。...[详细] 时间:2014-07-31 10:41 查看:146次标签:粮食安全

  • 大国经济的核心特征是大国经济特征的深层次表现,是从大国经济典型特征中概括出来的最深层次的特征。核心特征是总结大国经济理论核心原理的基础,渗透于大国经济的现实和理论之中。...[详细] 时间:2014-07-30 10:09 查看:89次标签:层次性特征大国经济

  • 三中全会的表述中,在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之前,特别提及要“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也就是说土地、宅基地是保底财产,发展相关产业、夯实农业经营体系才是根本。...[详细] 时间:2014-07-30 10:08 查看:68次标签:财产农民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专家专栏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