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是从政之基、为官之本。党员干部在清明祭扫之时,面对长眠于地下的祖先和那些为革命事业奉献生命的先烈,应当扪心自问:是否有非分之想?是否有不检点、不廉洁的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若能做到清正廉洁,自然能够胸怀坦荡、问心无愧,否则,亦无面目祭祀先人。...[详细] 时间:2015-04-03 13:07 查看:424次 标签:周鸿清明节清廉清明政治
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古已有之,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当政者为巩固统治地位往往对于己不利的言论、报刊、图书等采取政府管制的严禁政策,逐渐形成“禁言”“禁书”“禁报”等法律文字。及至清末在国内形势的倒逼改革下,才加速了新闻立法的进程。...[详细] 时间:2015-04-02 16:13 查看:556次 标签:岳亮创新立法报律
在历史的各个层面都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历史的“真实”。“真实”既规定了历史记录、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的底线,又限定它们可以大体发挥的空间。...[详细] 时间:2015-04-01 14:29 查看:791次 标签:高希中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观
春节过后的第一天,人们在中纪委网站上发现一篇《大清“裸官”庆亲王的作风问题》的文章,包括人民日报微信在内的多家媒体转发并迅速引发关注。春节刚过,就被中纪委“盯上”的庆亲王堪称“晚清第一贪”,但却能在风云诡谲的晚清政坛中,始终能大旗不倒,边腐边升。...[详细] 时间:2015-03-30 14:48 查看:697次 标签:黄金生庆亲王“打虎”贪腐
在德国内部记忆二战的使命中,国家扮演着“风向标”的角色。历届政府的政治立场与历史认知,通常容易被外界等同于德国人的认罪态度。在两德统一前,德国对二战的国家记忆可被定格在这么几张经典画面中。...[详细] 时间:2015-03-30 14:24 查看:242次 标签:孟钟捷德国清算历史政治文化克服历史
历史编纂学既是史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研究史学发展的新颖视角和重要方面。通过研究历史编纂学,可以拓展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因而是新的学术增长点。...[详细] 时间:2015-03-30 13:44 查看:345次 标签:陈其泰中国传统史学历史编纂
不同的历史观决定了德国和日本不同的行为方式,也造就了这两个国家不同的国际处境。德国不仅和昔日战场上的对手实现了和解,而且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发动机。未能走出错误历史观误区的日本,不仅无法同亚洲邻国建立起信任关系,还不时充当着地区“麻烦制造者”的角色。...[详细] 时间:2015-03-26 16:41 查看:349次 标签:周永生历史侵略战争
人们今天所说的“历史”在古代仅称为“史”,“历”指的是“历法”。据《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又,指的是手;中,本来指的是古代的簿书,即竹简、牍、版之类的书写材料。...[详细] 时间:2015-03-25 14:33 查看:777次 标签:张世明历史法律事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总结共产国际在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促进形成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辩证认识和正确评价共产国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对把握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详细] 时间:2015-03-25 14:06 查看:1005次 标签:李景治共产国际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
改变中国近代历史命运的神圣使命没有完成,为完成这一神圣使命而进行的历史选择仍在继续着。历史发展过程不仅继续寻找完成这一使命的政治主角,而且在继续造就着完成这一使命的可供选择的政治主角。...[详细] 时间:2015-03-23 14:01 查看:823次 标签:孙学祥历史选择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
在当前欧债危机仍未根本解决的背景下,德国被各界认为是“欧盟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国家”,德国在欧盟和西方社会的领军作用逐步增强,许多欧洲国家认同德国的领导地位,不仅仅是由于德国经济实力最强,关键在于德国成功地在世人面前塑造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详细] 时间:2015-03-23 09:58 查看:636次 标签:张仕荣日本军国主义慰安妇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样一个反思历史的关键年份,亚洲曾经遭受日本军国主义深重苦难的国家发出了共同的正义之声,纷纷要求日本在历史认知方面秉持负责任的态度。...[详细] 时间:2015-03-23 09:28 查看:621次 标签:步平反法西斯战争侵略战争殖民地统治
“铁帽子王”之所以被称作“铁”,并非帽子是铁做的,事实上,清代亲王的顶戴是宝石。“铁”的意思指稳定、不改变,世袭罔替王爵的后代可以承袭爵位,无需降等。但这不能代表其地位稳固,更不用说任性、无法无天了。...[详细] 时间:2015-03-06 10:10 查看:448次 标签:李典蓉铁帽子王全国两会
中国共产党善于学习历史,特别重视对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学习历史经验,也吸取历史教训;不但学习前辈们追求真理、捍卫真理、为人民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而且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命运的起伏与抉择中,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是我们党不断走...[详细] 时间:2015-03-04 13:48 查看:585次 标签:高翔中国共产党历史
中世纪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工商业的发展一度让城镇得到复兴。16、17世纪,原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陆路、海洋和运河交通的改善,使得城镇逐渐摆脱其农村腹地无法供养大量城市人口的限制,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详细] 时间:2015-02-28 09:45 查看:427次 标签:付有强城市化近代英国乡村教育世界史
这两场变革改变了西欧农村的经济性质,拥有租佃土地、面向市场生产的农场主,和受雇于农场、拥有小块土地或无地的、从事半工半农生产的农业工人,逐渐成为西欧农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两大类人群。...[详细] 时间:2015-02-28 09:44 查看:443次 标签:李友东西欧城镇化世界史
捍卫我们自己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天职。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捍卫中华之文明。一部真史、信史是大事,是命运,是前途!...[详细] 时间:2015-02-27 09:31 查看:462次 标签:李铁映历史观中国近现代史民族复兴
今天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与世界关系出现了历史性变化,世界史研究在这个进程中可以大有作为,也必须有所作为。这些都是史家不可推却的社会责任。...[详细] 时间:2015-02-17 09:25 查看:246次 标签:于沛历史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历史学具有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历史学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明辨未来社会发展的走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丰富的历史学修养还可以提升人们判断是非的能力,增强人们抵御不良倾向的免疫力。...[详细] 时间:2015-02-12 13:53 查看:523次 标签:耿向东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
今天,中国的发展需要我们确立一个大历史观,对中国几千年来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作全方位深入了解,同时对世界历史包括不同文明、不同国家发展状况作通盘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一个大视野里深刻认识中国的历史,达到“述往事,思来者”的目的。...[详细] 时间:2015-02-04 15:24 查看:238次 标签:姜义华中华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