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是为社会立规矩、为人们定准绳的事业。这一事业要求立法工作者具有较高思想境界和较强工作能力,尤其是调查研究、沟通协调和文字工作能力。...[详细] 时间:2016-11-07 09:44 查看:396次 标签:安东法律立法依法治国
当下中国法学研究应当思考怎样立足中国现实、秉持正确研究立场、创新研究范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详细] 时间:2016-11-07 09:44 查看:733次 标签:朱新力余军法治实践中国法学中国法治
我们提出司法的职业化、正规化、专业化,同时,民众对司法又有平民化、亲民化和多元化的要求。司法的这对职业性与大众性之间的矛盾,才是“案多人少”背后的核心问题。...[详细] 时间:2016-11-07 09:01 查看:972次 标签:孙笑侠案多人少司法改革立案登记制
监督权主体必须严格按照宪法、法律有关监督权行使条件、实施程序、法律责任等规定行使监督职权、履行监督职责。既要纠正违法监督,也要防止监督上的“一阵风”“搞运动”,力戒监督上的“形式主义”。...[详细] 时间:2016-11-02 10:03 查看:755次 标签:朱全宝权力监督地方立法十八届六中全会
为了重塑中华法系,我们需要以理性的态度重新审视固有的中华法系,发掘其中可以为当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所需要的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这是一项极其艰苦的科学研究工作,也是一项光荣的历史使命。 ...[详细] 时间:2016-11-01 10:11 查看:1878次 标签:张晋藩中华法系法律中国文化
只有科学运用立法技术,秉承求真务实精神,兼顾形式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需要,才能制定出一部反映时代特征、符合我国实践需要的现代民法典。...[详细] 时间:2016-11-01 09:12 查看:444次 标签:李建华民法典私权民事权利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遵循法治进路。即便是作为正式制度的法律尚未充分时,也不应偏离于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基本要求。...[详细] 时间:2016-10-31 13:59 查看:710次 标签:京津冀法治建设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
应该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促进良好制度的建设、完善和巩固,以制度的力量兴利除弊,祛恶扬善,支持、保护、鼓励司法者强化正确理念,视公正为司法最高追求,视无冤为司法最高境界,从而坚守职业操守,提高公正司法能力。...[详细] 时间:2016-10-31 13:54 查看:1061次 标签:方工公检法公正司法法治原则
当前,全球化的浪潮一浪高一浪,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的法治化进程。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实现了适时的互联互通。...[详细] 时间:2016-10-25 09:55 查看:1550次 标签:卓泽渊法治司法改革全球化
司法审判必须要坚持合目的性。司法审判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通常是人民法院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司法判断就是依法判断。但是,不可否认,因为法律存在的自身问题导致单一的合法性标准有其局限性。...[详细] 时间:2016-10-24 13:50 查看:1821次 标签:江必新司法审判十三五司法机关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平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因此,必须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公平分配的独特功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目标。...[详细] 时间:2016-10-20 10:11 查看:2750次 标签:王文婷税收社会公平贫富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于民法典编纂来说,要深入中华法系的精神命脉,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源泉。...[详细] 时间:2016-10-20 09:54 查看:787次 标签:陈景良立法者民法典法律体系文化软实力
当前我国涉及保护个人信息的200多部法律、法规、规章,基本上都是基于泄露后的追究处罚,并没有前移到信息的实质性防范和保护。也就是说,哪些行业可以采集个人信息、可以采集哪方面的信息,信息可以做哪些用途或不能做哪些用途,都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法律规定。...[详细] 时间:2016-10-19 09:33 查看:674次 标签:华挺个人信息网络信息安全信息采集法治轨道
民法典扎根于中国土壤的过程,除了需要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努力以外,还需要司法过程中的参与者们共同努力,促成民法典在实践中不断生长,真正扎根中国社会与时代的土壤。...[详细] 时间:2016-10-14 09:16 查看:469次 标签:叶竹盛民法典民族精神社会生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详细] 时间:2016-10-12 15:33 查看:1177次 标签:肖建国失信信用惩戒机制信用监督
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和法院的法庭审判,主要依据侦查收集的证据和形成的卷宗,实际成为对侦查结论的确认和维护。既造成审查和庭审走过场,流于形式,也难以防范和纠正冤错案件,出现“起点错、跟着错、错到底”的奇特现象。在此背景下,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十分必...[详细] 时间:2016-10-11 13:51 查看:1252次 标签:卞建林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人权
长期以来,刑事诉讼中存在不同鉴定机构在程序、标准上不统一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诉讼效率和司法公信力。为此,意见提出要统一司法鉴定程序,落实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提高出庭作证率。这对于进一步规范司法鉴定活动、统一证据裁判规则、防止因鉴定问题导致冤假错案、有效维护...[详细] 时间:2016-10-11 11:22 查看:938次 标签:刑事诉讼制度制度改革保障人权司法公正冤假错案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勇于向诬告者亮剑。对那些诬告者,一经查实,就要依据党规党纪给予惩处,并建立“诬告清单”,让其原形毕露、付出代价。同时,对于那些被诬告者,也要及时给予澄清,并以人性化和制度化的方式对其所受伤害给予弥补。...[详细] 时间:2016-10-11 10:27 查看:682次 标签:桑林峰诬告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风清气正
“以审判为中心”的前提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重在理顺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分工配合制约的关系,实际上也对所有司法机关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详细] 时间:2016-10-11 08:54 查看:710次 标签: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公平正义侦查
捍卫英雄,守卫良知,并非只是英雄后人的职守,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一句话说得好,“对于历史理性的态度,就是我们自己承担起历史的责任”。...[详细] 时间:2016-09-28 09:57 查看:640次 标签:陈凌捍卫英雄法律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