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乌培河谷来信》是恩格斯于1839年3——4月期间,在《德意志电讯》杂志上匿名连载的作品,收录于1956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恩格斯基于在家乡乌培河谷的实地调查,在这篇文献中以社会风俗画形式描绘了工业化进程中工人群体遭受的贫困与精神困境,给予工人群体...[详细] 时间:2025-07-30 17:04 查看:82次 标签:

  • 保罗·肯尼迪是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史和战略史学家,曾撰写和编辑过多本国际战略和外交等方面的著作,其中《大国的兴衰》最为知名。该书对公元1500年以后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综合比较,内容涉及军事与国力、经济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综合分析大国国力...[详细] 时间:2025-07-30 17:02 查看:81次 标签:

  • 耶路撒冷是一座神奇的城市,也是国际问题研究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人们接触到的有关耶路撒冷的著述大多是一些学术化的解读,聚焦宗教或族群。...[详细] 时间:2025-07-30 17:00 查看:64次 标签:

  •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2024年1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大别山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智慧和强大...[详细] 时间:2025-07-30 16:58 查看:115次 标签:

  •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作风和纪律建设在东北抗联部队建设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对东北抗联在极端艰苦环境中顽强坚持斗争具有重大意义。...[详细] 时间:2025-07-30 16:56 查看:44次 标签:

  • 陈景润(1933——1996年),福建福州人,系新中国第一代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原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他在逆境中坚持学术探索、在困境中追求科学真理,用一生的执着与坚守,诠释了科学精神的真谛,也彰显了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详细] 时间:2025-07-30 16:54 查看:344次 标签: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和推进“第二个结合”研究阐释,勇于担当理论创新策源地,在宣传思想文...[详细] 时间:2025-07-30 16:52 查看:33次 标签: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体系,中医药承载着五千年的生命智慧与文化基因。...[详细] 时间:2025-07-30 16:50 查看:56次 标签:

  • 德国正是在这场科技变革中,通过制度创新、教育体系重构和人才机制优化,实现了科技成果向工业生产力的高效转化,生动诠释了通过科技驱动实现现代化跃升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途径。...[详细] 时间:2025-07-30 16:48 查看:84次 标签:

  • 西周初期周王分封燕国,使北京地区首次被纳入中原文明的治理体系中,开始了城市化、华夏化的进程。见证这一关键转变的考古发现便是西周燕国始封地——琉璃河遗址。...[详细] 时间:2025-07-30 16:46 查看:44次 标签:

  • 在日常生活中,面子是人与人交往中维护尊严与体面的一种心理需求,大多数情况下,要面子无可厚非。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如果在制度、纪律和原则问题上“抹不开面子”,往往容易“丢面子”。面子一旦被扭曲异化,就会成为腐蚀党员干部的糖衣炮弹,成为违规违纪行为的遮羞布。...[详细] 时间:2025-07-30 16:44 查看:29次 标签: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中华法系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不仅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治文明的深厚底蕴,也为人类法治文明发展作出独特贡献,是我们坚持“两个结合”、走好中国特色社...[详细] 时间:2025-07-30 16:43 查看:40次 标签:

  •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改革创新,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详细] 时间:2025-07-30 16:41 查看:44次 标签:

  • 当前,新时代青年与互联网已深度绑定,他们的认知范式与思维模式因“网”重塑,在理论获取方式上呈现出轻量化、强互动、通俗化、场景化的新特征。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人“拇指滑动”间入脑入心,是新时代青年网络理论传播亟待回答好的新命题。...[详细] 时间:2025-07-30 16:39 查看:33次 标签:

  •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崛起,带来新的技术、能力、认知和思维,让人们的生活跑步进入“数智化生存时代”。数智化对知识获取方式、教育方式有着深刻影响,数智赋能教育趋势显著。以数智化推动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新课堂融合,有助于营造网络育人新生态,也是更好实现...[详细] 时间:2025-07-30 16:37 查看:37次 标签:

  • 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面对日益频发的高温天气,应培厚城市的绿色家底,增强绿色基础设施韧性,帮助城市更好减缓高温热浪冲击。...[详细] 时间:2025-07-30 16:35 查看:25次 标签: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殷切期望,是新时代新征程赋予广大人民教师的职责使命。...[详细] 时间:2025-07-30 16:34 查看:53次 标签:

  • 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新时代青年社科学者必须担负起的时代重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变迁,为青年学者深度参与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提供了机会窗口。青年学者思维活跃、科研方法训练扎实、国际视野开阔,应更主动地融通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详细] 时间:2025-07-30 16:33 查看:24次 标签:

  • 近年来,乡村博物馆文创发展势头不错,不过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部分开发主体对乡土文化理解不深,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地域特色;一些场馆的文创开发严重依赖政府补贴或外部项目资金,“重输血轻造血”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人才短缺、产业融合不畅,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乡村博物馆...[详细] 时间:2025-07-30 16:31 查看:21次 标签:

  • 又是一年暑期到,研学旅行的热潮再度涌动。作为连接校内外、融通知与行的“行走课堂”,研学旅行不仅是带孩子走出校门、在实践中学习,更是孩子认识世界、为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的重要经历。在做项目选择时,家长及学生需要回归研学旅行的初心——它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普通旅游,而是...[详细] 时间:2025-07-30 16:29 查看:25次 标签:

理论大视野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