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相关利益方审时度势,互谅互解,交换利益,寻求体系利益的最大化,这是阶段性解决伊核问题的明智之举。十多年来,伊朗核谈判的其他六方都付出了重大努力。我国坚持伊核问题的政治解决,主张各方相互尊重,寻求利益平衡,多次为突破谈判僵局做出了显著贡献。...[详细] 时间:2015-07-15 13:27 查看:34次 标签:沈丁立伊核谈判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核计划
以乌法双峰会为近期代表实例,且并不局限于此。中国为地区和世界的安全和发展不断提出建设性概念并持续推动项目合作,从而使各方获益——这就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注入公共产品所作出的强劲贡献。...[详细] 时间:2015-07-14 13:49 查看:37次 标签:沈丁立乌法峰会上合组织金砖国家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大的战略支持作用,中国在二战中发挥的作用不容低估。...[详细] 时间:2015-07-13 13:51 查看:22次 标签:苏晓晖抗日战争上合峰会东方主战场
日本掺和各种军演,实质是日本右翼内阁为实现军事大国梦、筹备日本自卫队参战国外,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在安倍政府拒绝正确认识并深刻反省二战侵略史的背景下,日本安全政策的改变及其发展进攻性战力的军事动向应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详细] 时间:2015-07-10 13:09 查看:74次 标签:张军社军演安保法案安倍政府二战历史
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日本把历史当成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但历史毕竟不能任人拿捏。日本又把扭曲的历史观作为塑造现实的基础,以为现实也是日本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的橡皮泥,这难道不是掩耳盗铃吗?...[详细] 时间:2015-07-09 13:53 查看:40次 标签:华益文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中日关系
新成员的加入能够进一步保障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经贸、能源、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本次峰会将商讨上合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战略中包含对成员国未来经济合作的规划,将指导上合组织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工作,有助于上合组织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类挑战。...[详细] 时间:2015-07-08 13:16 查看:30次 标签:王义桅G20峰会金砖国家上合组织全球治理
我们纪念抗战胜利,是为了反思教训。由于积贫积弱而经历如此坎坷与波折,因此中国更加懂得胜利的来之不易。如何永续和平?结论显而易见——自壮自强。因此,脱贫困、谋发展,建设一个强大的新中国,就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必然延续。...[详细] 时间:2015-07-07 10:36 查看:61次 标签:沈丁立抗战胜利七七事变抗日战争
对安倍当局来说,解禁集体自卫权只是其改变日本安全政策的第一步,紧跟着的就是如何行使集体自卫权的问题。根据安倍当局的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后,日本自卫队将被派往海外执行战斗任务,这就意味着日本战后长期奉守的“专守防卫”安全政策的彻底转变。...[详细] 时间:2015-07-03 13:37 查看:35次 标签:张军社安倍晋三《防卫白皮书》和平宪法集体自卫权
国家安全委员会、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的国家安全法,形成“三位一体”,奠定了我国新型国家安全体系的基础。这三大要素分别在国家安全体制、理念和法制方面发挥着“龙头”作用,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详细] 时间:2015-07-02 13:26 查看:65次 标签:华益文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法安全理念
第十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是中欧实现发展战略对接的重要起点。李克强总理对欧盟领导人表示,中欧作为全球两大重要经济体,有责任携起手来,共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也表示,愿与中方携手加强在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欢迎中国企业赴欧投资。...[详细] 时间:2015-07-01 13:27 查看:75次 标签:王义桅中欧关系李克强欧盟
日本在二战期间对亚洲国家造成深重灾难,其军事安全领域的动向一直备受邻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警惕,其传递出的任何消极信息都会严重妨碍日本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好邻居,无价宝。与邻居和睦相处,符合日本利益。...[详细] 时间:2015-06-30 14:22 查看:59次 标签:苏晓晖安倍晋三南海问题集体自卫权
在国家间互动频繁的当下,国家建设与国际合作密切相关,国家安全与国际和平相倚相靠。在广泛的全球治理议题上,任何一国的命运与地区甚至世界的前途都是休戚与共的。虽然形形色色的霸权主义、以邻为壑的利己主义行为仍层出不穷,但害人害己的“飞去来器”效应正为人类社会所唾弃。...[详细] 时间:2015-06-29 13:21 查看:33次 标签:沈丁立《联合国宪章》国际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轮对话再次显示,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虽然政治、社会、文化、制度迥异,但是完全可以携手应对两国和全球面临的挑战。事实证明,两国应该合作、能够合作的领域十分广阔,妥处分歧、超越分歧是可能的。这更加坚定了人们对中美关系发展前景的信心。...[详细] 时间:2015-06-26 10:54 查看:237次 标签:华益文中美关系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新领导层在对欧合作关系的具体实践上,坚持与欧盟成员国、欧盟共同推进。中国根据各国特点,积极和全面加强与德、法、英、荷等国双边关系,同时通过中欧领导人互访和会晤,一定程度上打消欧方疑虑,取得了“双轮驱动”的良好效果。...[详细] 时间:2015-06-25 12:50 查看:19次 标签:丁纯中欧合作中欧关系互利共赢“一带一路”
上述对话、磋商的最大使命仍然是把握好中美关系发展大方向,确保两国在铸牢经贸“压舱石”基础上,进一步寻觅到有效管控分歧,避免狂风暴雨中“迎头相撞”的“定海针”,让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瓜熟蒂落”。...[详细] 时间:2015-06-24 08:45 查看:35次 标签:贾秀东中美关系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必须共同努力。新型大国关系不同于传统类型大国关系,既非寻求压倒优势,亦非营造主从不等,而是锐意进取,主动回避对抗,大力增强合作互信,因而更具可持久与平等性。...[详细] 时间:2015-06-24 08:43 查看:34次 标签:沈丁立中美关系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不是苏联,中美关系不可能成为当年的美苏关系。二战后,美苏争的是势力范围,夺的是霸权。在今天全球化时代,中美讲的是和平共处,求的是合作共赢。经历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深深融入国际体系,是现有国际秩序的参与者、维护者、贡献者。...[详细] 时间:2015-06-23 08:34 查看:43次 标签:李易初中美关系南海问题双边贸易冷战思维
亚投行立足亚洲,面向世界。根据它的顶层设计,亚投行的运行与发展将普遍惠及整个亚洲,并溢出亚太,走向全球。所以,亚投行的建设,其意义超越一个或几个双边自贸区,并为自贸升级提供基础与后勤的有力保障。...[详细] 时间:2015-06-19 11:33 查看:72次 标签:沈丁立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亚洲基建资金
中国正从全球产业链的中端向高端迈进,拉美在中国外交中由此有了新的定位。巴西、哥伦比亚、秘鲁、智利四国是拉美最发达的国家,然而也面临基础设施升级换代的历史任务。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将基础设施合作列为今后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详细] 时间:2015-05-18 09:11 查看:53次 标签:王义桅中拉合作中拉论坛
本次博鳌亚洲论坛将有2000多位政商学媒领袖济济一堂,盛况空前。除东道国领导人和多国领导人与前政要外,还有专门出席此次论坛或随同领导人到会的各国部长级官员80多位与会。此外,全球财富500强中逾2/5公司的高管将出席本届年会。会议将就宏观经济、区域合作、产业转...[详细] 时间:2015-03-26 16:23 查看:26次 标签:沈丁立博鳌亚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