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

  • 宋代士大夫不仅关心社会现实,而且同样关心生态环境。宋人的环保理念大为强化,其环保措施已初具体系,其中包括环保官署的设置以及生物资源、水源与耕地的保护等多个方面。宋代以人为中心的各项环保措施,体现了其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及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详细] 时间:2022-01-30 09:12 查看:46次 标签:宋代环保措施“天人合一”

  • 公共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公益诉讼就是维护人民权益的法治工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益诉讼检察制度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每个检察院办案全覆盖到破解“老大难”,从做实法定领域到积极稳妥拓展新范围,从开拓创新开局破题到规范理性健康发展,形成了一套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详细] 时间:2022-01-28 16:13 查看:68次 标签:公益诉讼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

  •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十四五”时期的关键之年,站在重要历史关口,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我们就一定能谱写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华彩乐章!...[详细] 时间:2022-01-28 16:12 查看:392次 标签:乡村振兴乡村现代化“十四五”时期共同富裕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略,是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部署。在过去的一年,5年过渡期政策的落实和实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迈出了坚实...[详细] 时间:2022-01-28 16:02 查看:268次 标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现代化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正确认识我国城乡关系的变化,在城乡融合背景下考虑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要正确认识乡村社会本身正在转型,在理解乡村社会新特点下谋划乡村振兴的定位。要正确认识乡村发展资源及其转化,合理谋划乡村振兴的实现方案。要正确认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不同,在...[详细] 时间:2022-01-28 15:52 查看:265次 标签:乡村振兴城乡融合脱贫攻坚乡村变迁

  •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坚持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等核心要素,植根于县域,依托乡村农业资源,以农民为主体,积极创新创业,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业态丰富的产业体系。为此,可以从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重视质量、绿色、品牌和...[详细] 时间:2022-01-28 15:51 查看:183次 标签:乡村产业振兴现代农业产业融合

  •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国内粮食安全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需要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新发展格局。把握好新发展阶段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机遇挑战,是明确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粮食政策方针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国内粮食安全工作的出发...[详细] 时间:2022-01-28 15:35 查看:125次 标签:新发展阶段粮食安全新发展格局战略定位

  • 乡村精神风貌是村史馆的灵魂。村史馆只有回嵌乡土、实现在地化,才能推动乡土文化知识体系建设。杜绝形式主义、宣扬在地文化、回归村民主体,村史馆就能真正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详细] 时间:2022-01-28 15:33 查看:102次 标签:村史馆乡村振兴在地化回嵌乡土

  •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但是乡村人才数量薄弱、素质羸弱、领导力贫弱导致的人才凝聚力不强,难以适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通过对乡村人才“三弱”现状的分析,构建提升乡村人才凝聚力的“五力模型”,即从头脑、心灵、精神、身体、...[详细] 时间:2022-01-28 15:30 查看:238次 标签:乡村振兴人才振兴人才凝聚力“五力模型”“五雁工程”

  • 乡村振兴促进法是对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的法定化,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统领性和现代性。作为促进型立法,乡村振兴促进法重在激励,同时促进与约束并重,尤其是要求各级政府履行好法定职责。实施好这部法律,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职能,在一些关键制度上着力,特别是要尊...[详细] 时间:2022-01-28 15:29 查看:295次 标签:乡村振兴集体所有制经济全面依法治国

  • 面对新时代对农村发展提出的新定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高度关注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制度和文化建设、加强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助力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详细] 时间:2022-01-28 15:29 查看:227次 标签:乡村振兴农村生态文明美丽乡村

  •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思路。近年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也存在着要素融合保障机制有待完善、产业融合缺少集聚效应发挥作用的基础、制度融合存在制度性差别、空间融合存在城中村和空心化村庄、治理融合存在治...[详细] 时间:2022-01-28 15:28 查看:248次 标签: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路径

  • 新发展阶段如何激发广大基层干部主动“找活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纵观近年来在精准脱贫、贯彻新发展理念、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一系列重大工作任务中表现出色的基层干部典型代表,主动“找活干”的基层干部行为表征主要有主动在事前未雨绸缪、事中留...[详细] 时间:2022-01-28 15:27 查看:164次 标签:基层干部主动性干部培养激励机制

  • 基层治理要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就要力戒“差不多”的思维模式,把为民导向贯穿始终。“差不多”表面看是为官不作为、为官假作为、为官乱作为,实则是权责不明、激励不足、形式主义、作风不正。为此,治理基层“差不多”现象需精确权责范畴、培养治理人才、精进治理...[详细] 时间:2022-01-28 15:21 查看:151次 标签:基层治理精细化管理“差不多”

  •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后推动中国式民主的新命题新理念新部署,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生动实践。...[详细] 时间:2022-01-28 15:21 查看:452次 标签: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

  • 习近平同志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和丰富完善,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新境界,念好新时代的“人才经”必须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详细] 时间:2022-01-28 15:20 查看:136次 标签:新时代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人才经”

  • 此次全球供应链中断时间比预期更长,在许多国家推升了通胀水平,美欧等多国更是饱受“断链”困扰,成为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一个风险。全球供应链受阻背景下,中国外贸表现出强大韧性,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也受到海运物流不畅、成本上升等供应链问题干扰。当前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详细] 时间:2022-01-28 15:19 查看:119次 标签:全球供应链国际物流体系世界经济中国外贸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入世”20年,不仅是中国重信守诺扩大开放的20年,而且是与世界互利共赢的20年,是为经济全球化作出巨大贡献的20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继续从对外开放中获得发展动力,在对外开放...[详细] 时间:2022-01-28 15:18 查看:98次 标签:中国进口货物贸易世界经济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详细] 时间:2022-01-28 15:17 查看:220次 标签:改革开放六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伟大革命

  •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是重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内蕴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开拓进取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所展现的科学性,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详细] 时间:2022-01-28 15:15 查看:173次 标签: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库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