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双强调,要真正使运河文化带的文化产业落地生根,给人民带来幸福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不要忽略下一代,增强大运河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详细] 时间:2018-01-23 16:54 查看:290次 标签:郭丽双大运河文化带文化创新文化传承
老城里的街巷胡同、四合院不仅是传承京味文化、展示传统文化魅力的场所,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里不可或缺的内容。...[详细] 时间:2018-01-23 09:11 查看:539次 标签:北京市政协委员一城三带公共文化
1月17日,由北京、天津、河北、浙江等省市社科联共同举办的八省市社科联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协调会在京举行。...[详细] 时间:2018-01-19 10:13 查看:251次 标签:社科联大运河合作备忘录北京市网信办
民用船只中还有数不清的客船、驿船、花船,还有船帮组织押运的明堂船,而大小木筏和渔船的数量更多,式样也更加繁杂,正是这些数不清的船只成就了通州古运河上广博而深邃的船文化。...[详细] 时间:2018-01-18 15:04 查看:321次 标签:孙宇宁京杭大运河通州漕船
明初军力强盛,明成祖曾先后五次亲征,北伐蒙古,并使得明朝成为瓦剌和鞑靼的宗主国。但到了明英宗时期,北部边境屡受威胁,甚至连北京也屡遭兵危,而作为仓储重地的通州,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何保护粮草的问题。...[详细] 时间:2018-01-17 17:39 查看:414次 标签:杨家毅通州清代
在通州文化旅游区,驱车在台湖镇九德路上向南行驶,能看见一条东西走向的新河道。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植被遍布,紧邻着北边的工地就是在建的环球影城。...[详细] 时间:2018-01-15 09:18 查看:142次 标签:萧太后河通州区防洪安全保障
目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已逐步明晰。昌平区将按照“一泉三庙一楼、两山两水两村”的构想,建设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再现“龙泉漱玉”景观。...[详细] 时间:2018-01-12 14:14 查看:604次 标签:昌平大运河白浮泉遗址公园
今年年内,将基本完成太庙、社稷坛、天坛公园内住户的腾退。同时,启动北京鼓楼钟楼等10处文物的安全保护性设施建设。...[详细] 时间:2018-01-12 11:13 查看:628次 标签:文物天堂公园鼓楼钟楼安保设施
全新亮相的同心桥,白色桥身如拱形新月,装饰彩色照明灯。晚上,桥身灯光开启,彩虹般熠熠生辉。远看桥与水中倒影如同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沿岸居民又亲切地给桥起了个小名——“大眼儿桥”。...[详细] 时间:2018-01-09 10:40 查看:227次 标签:通惠河党员干部公益基金同心桥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是在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属于北京市传统民间音乐的号子,指的是通州到天津段运河(即北运河)的船工号子,它是运河船工为提高劳动效率而创作的民歌品种。...[详细] 时间:2018-01-04 08:42 查看:682次 标签:杨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州运河
今后,故宫博物院将在明十三陵门户区设立故宫文创产业园和紫禁书院,并开展明代藏品展览合作,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精髓,进一步提升昌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质量。北京晨报记者 陈琳...[详细] 时间:2017-12-28 15:38 查看:1135次 标签:文化带建设大运河文化创意产业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如何加强对运河和漕运的管理,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所面临的问题。...[详细] 时间:2017-12-28 11:23 查看:1170次 标签:韩国生京杭大运河运河文化通州
大运河文化带早在2014年就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世界运河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大运河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成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聚焦“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重要一带。...[详细] 时间:2017-12-27 08:48 查看:551次 标签: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全国文化中心
明年,《长城文化带保护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将正式发布。...[详细] 时间:2017-12-21 10:15 查看:216次 标签:长城文化带长城保护文物五年行动规划
文物是无声的历史,每件文物都忠实地记录着它所在的那个时代的信息特征。我们不必还原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但我们需要宝贵的文物帮助我们印证那段历史,而对待文物的态度也正是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详细] 时间:2017-12-21 09:37 查看:197次 标签:武锐圆明园文物研究考古
永定河八号桥湿地内部景观非常多样,既有溪流、湖泊、岛屿,也有沟渠、森林、田园。2022年前,官厅水库及周边地区将累计新增森林湿地水面4.4万亩。...[详细] 时间:2017-12-21 09:33 查看:201次 标签:大运河文化带永定河湿地冬奥会
汇通祠作为什刹海乃至大运河沿线的地标建筑是当之无愧的。从园林学和建筑学的角度来说,通常人们的习惯是“祠在闹市”,而汇通祠本身在土山上,四面环水,落成时周围的环境十分静谧,这一点值得现在的学者去进一步探究。...[详细] 时间:2017-12-18 15:24 查看:503次 标签:大运河文化带积水潭文化遗产
作为运河长子,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该有着怎样的时代担当?近日,由市委宣传部、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扬州广电传媒集团联合打造的《市民论谈》访谈节目,围绕让运河文化可感可知、运河沿线重污染区整治等话题,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以及市民代表畅所欲言,共话运河长子的时...[详细] 时间:2017-12-18 14:24 查看:334次 标签:大运河文化带时代担当文化遗产
北运河串起的“通武廊”三地文化部门正在不断打破区域藩篱,推动三地文化交流与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通武廊”统一开放的文化市场正在形成。...[详细] 时间:2017-12-15 09:57 标签: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运河文化十三五
“通州八景”中,与运河有关的就有六处。除了二水会流外,还有古塔凌云、长桥映月、柳荫龙舟、波分凤沼、万舟骈集。上周三的“品读”版已经为读者介绍过四景,本期继续介绍高台丛树、平野孤峰、二水会流和万舟骈集这四景。...[详细] 时间:2017-12-14 09:50 查看:1167次 标签:文化带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