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高敬一说自己是汇通祠业余讲解员兼摄影师

65岁的高敬一说自己是汇通祠业余讲解员兼摄影师

——“我要用图片记录下汇通祠”

摘要:汇通祠作为什刹海乃至大运河沿线的地标建筑是当之无愧的。从园林学和建筑学的角度来说,通常人们的习惯是“祠在闹市”,而汇通祠本身在土山上,四面环水,落成时周围的环境十分静谧,这一点值得现在的学者去进一步探究。

高敬一每天都会到汇通祠周围溜达一圈。

汇通祠

在积水潭附近居住或者工作的人对汇通祠一定不陌生,出了地铁不到30米,“汇通祠”的大牌楼就矗立在道旁。据资料记载,汇通祠始建于元代,郭守敬曾在那里长期主持元朝的水利、水系的建设和设计工作。明永乐年间,汇通祠被称为法华寺,又名镇水观音庵,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改名为汇通祠。1976年,因修建二环路地铁,汇通祠被全部拆除。上世纪80年代,西城区政府在整治修复什刹海工程时,在汇通祠原址堆土为山,在小山的顶端重建了汇通祠。如今看到的汇通祠实际是1988年按照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的。

从石牌楼穿过,爬几个台阶,就能看到一座红色的古典院落,四面环水,闹中取静。尽管纪念馆因整修而暂未开放。但是土山下的景区内,前来纳凉,游览的游人仍然络绎不绝。

虽然已经是冬天,但是每天上午八九点钟开始到傍晚,都是汇通祠热闹的时候。在草木簇拥下,与西海的潭水以及堤岸上的亭台、楼宇、人群遥相呼应。

夏日西海的岸旁会林立着成片翠柳,明亮的湖面中倒映着柳枝、蓝天,颇显恬静。每到下午,在汇通祠游览一番的老街旧邻们会来到西海岸边垂钓,更是一幅生活的美丽画卷。

一个故事

老居民给外国游客当讲解员

走在汇通祠周围的小桥和凉亭间,65岁的高敬一脚步敏捷,记者甚至一度有点跟不上他。“我从小就在这边住,对景区里的每条道都熟悉。现在景区美丽了,我喜欢摄影,想用图片记录下汇通祠,乃至整个什刹海景区的变化,讲给朋友和游客们。”高大爷拿起iPad边拍照边对记者说。

高大爷说,他每天都会到汇通祠周围溜达一圈,这缘于小时候形成的习惯。由于缺乏活动场所,十来岁的高敬一经常到汇通祠来翻墙。“就是为了活动,翻进去看到蒿草一人多高,还经常能逮到蛐蛐、蝈蝈和油葫芦。”

沿着汇通祠的土山慢慢向前走,高敬一指着一处凉亭说,这里在他小的时候是一个泥坑,而土山周围,大大小小的泥坑有数十个。“早上四五点就有挖泥的人,因为周围有水,吸引了很多小动物,有一次天蒙蒙亮的时候,我在一棵枣树上还见过白色的刺猬。”

“大爷,这里真的有进水口么?”一对正在水边观景的年轻人向高敬一请教。“你顺着我的手看,那片水波纹明显吧,那就是进水口。”说着,高敬一又按下了拍照键,记录下了在水边观景的人群。“我现在就是个业余讲解员兼摄影师。”

一年多以前,高敬一在汇通祠遇到了一个外国旅游团,一位马来西亚游客走向高大爷,操着不甚流利的中文说:“您能带我看看这个纪念馆吗?”于是,高大爷就把大运河、郭守敬以及这里镇水兽的传说故事一股脑地讲给了这位游客:“我告诉他哪个是浑仪,哪个是简仪,看景就得听景,我觉得自己讲得不错。”

为了更好地为家门口的景区服务,高大爷还曾经把自己外地的战友请到北京,带着他们游汇通祠,逛什刹海。打开自己的iPad,高大爷翻着一张张照片笑得合不拢嘴,五百多张照片里有树、有人、有凉亭,更多的则是明亮的水面。“我家里的电脑,U盘和相机里还存着不少呢,人是动的,景色是静的,水作为景色和人群交流的媒介和桥梁,让整个景区变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高敬一直言,等郭守敬纪念馆再开放时,他一定要从土山上再俯拍一组。

谈到对景区规划的建议,高敬一说:“我希望像汇通祠这样的什刹海地标更多,吸引更多的游人来到这里,看看这些历史,也看看这股水。”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