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白志刚: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今天我们这个讨论主要是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我个人理解,十七大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十七大报告有顶天的和立地的内容。顶天的是我们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立地的主要就是跟老百姓有关,跟“民”有关的内容。这个“民”,我觉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民福,幸福的福。我们提的小康社会、和谐发展,这是为民造福,包括它的文化,也要大发展,这个是目标,它的基础就是民生。十七大报告关于民生的篇幅不是很长,但非常细致地写了关注民生的问题,包括收入分配,包括应该怎样缩小贫富差距,让老百姓的收入稳步提高。二是民主。十七大关于民主比以往任何一次代表大会提得都突出,都响亮。虽然原来人们的预期可能会提得更高一些,更重一些,但我们要看到民主的历史发展有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第一步先走基层民主,给老百姓发言的机会,能够说出自己的利益诉求,这样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会更多。

今天我主要是结合十七大讲社区,所以关于十七大的全面解读就不多说了。一共分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第一,什么是和谐社区?第二,为什么建设和谐社区?第三,怎样建设和谐社区?

什么是文明和谐社区

不知道大家对社区这方面有多少了解。社区最开始提出来是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斯在1887年写了一本书,英语叫做《CommunitySociety》,当时北大的学者费孝通等把Community翻译成了社区。所谓的社区就是社会的区域,它是社会的局部。腾尼斯强调的社区有四个部分,一是强调同质人口。什么叫同质人口呢?就是人口的质量差不多。费孝通研究的乡村调查实际上就是一个社区的调查,现在我们强调更多的是城市社区。实际上最原始的社区是农村,是人们自然形成的社会区域,有相同的文化,而且有共同的利益,因为大家既然居住在一起生活,利益都是相关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另外,关系是平等的。因为大家住在一起了,你多大的官到了这儿就是社区成员,出门都是大爷大妈,哥们姐们,都是可以吆五喝六的,没有问题,大家的关系很友善的。其实等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我们新农村建设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农村社区的建设也应该是一大块。

美国有一个芝加哥学派,它主要研究的也是都市社区,其中一个代表人物叫帕克,他认为社区的本质特征是生活在某一地域的居民,彼此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那么,什么是文明和谐呢?我认为文明是一种较高的较好的社会进步的状态达到一定程度,和谐实际上是对事物状态的一种描述,它也是一种状态,它指的是事物之间的协调自然融为一体的关系。音乐中合奏的各种乐器,它的音色、音调要相互独立,但是又要相互配合,要快慢有致,跌宕起伏,轻重得当,相得益彰,所以音乐的天地是特别的协调,要不然形不成音乐的合奏,这个就叫和谐。植物也有和谐,农村地区的山区植物很多,自然界的各种植物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既要相互竞争,又要相互依赖,在空间上他们是高低错落的,因为有小的灌木,也有高大的树木。在不同的温度带上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季节上它们各得其所,开花有先后,结果有先后。各种植物的气味是不同的,色彩也互相搭配得非常好,植物世界也特别的融洽。那么,音乐、植物都很和谐,但我们人类社会呢?其实原来也挺和谐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竞争的压力、国别、民俗、人种、战争等,闹得不太和谐了,包括我们中国社会,虽然经济发展了,但是存在着不和谐的一面。

和谐用于人类社会,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所展现的融洽、祥和、安宁的状态。关于和谐,古人讲和合固能谐,这个和合两个字非常重要,就是和气了才能合到一堆、一块。你看,第一个和是和气的“和”,第二个合是大家在一块合作的“合”。那么,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和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妥协,这个妥协非常的重要,不能争得你死我活。“谐”表现的是团结友爱、协调一致。也就是说,有了和气和睦才能同心同德,才能达到谐和、谐美。谐美这词字典上是有的,不是我编的,你看音乐的谐、植物的谐,它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时候,才能达到美。今天讲美学,谐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与自然要相互依存,共生共融。其实人本身是一种动物,是一种高级动物,本是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后来人发展得本事太大了,居然开始藐视自然了,要怎么着呢?要改造自然,改天换地,从某种意义讲这种想法是一种进步,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它又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只有你出自自然,然后又融入自然、回归自然,变成自然的一部分的时候,才是最高的文明。十七大也提出了生态文明,人类社会达到高等文明的时候,跟自然一定是和谐的。

这是丹麦的一张城市图片,后面是楼房,这是一只海鸥,落在了马路边的一面墙壁上。大家看看,这个城市的人一定是爱鸟的,不然的话,海鸥怎么敢往这落?这个是他们大街上的花。我们看一看,这些花颜色的搭配,高矮错落,然后品种都各不相同,就是说它的美化水平是很高的。这个花是我们这儿没有的,我不知道叫什么,你看这个花本身上面还有图案,很美的。看,这是他们的郊区。下面栽的野菊花,然后上面是蜜蜂。这是城市的雕塑公园,它旁边都是野鸭子。你看那个野鸭子的状态,很安详的。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是第一次提出。你看人家的那个房子,那个草坪,人家怡然自得,旁边是河水,周围是鲜花、植物、然后两个人,好像是母女俩,躺着的,趴着的,内心世界非常和谐。

那么,什么是和谐社会的目标呢?中央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决定里讲,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几个定义,叫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上两方面都包括,既是和谐,又是文明,这里面还有若干的层次,里面有因果关系的,不是并列的,最主要的是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它们是基础,是条件。只有做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后边的东西才能实现。

关于和谐社区,中央有这样的说法,没有叫标准,实际上就是标准,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共同体这个词是从community化来的,字典上的community可以有多种,比如网络可以叫社区,然后我们的俱乐部、足球俱乐部也可以叫社区。可以有虚拟的社区,可以有实在的社区,可以有地域的社区。昌平对于北京来讲叫社区,中国对于世界来讲也叫社区,地球对于整个的宇宙来讲叫地球村,也是个社区。所以社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生活共同体实际上是社区的一个准确的定义,这儿提了三个方面。

北京市出台了一个和谐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列了八个方面,好像还没有正式出台,但是这个标准已经出来了。第一条就是文明向上,第二是安全健康,然后是生活便利、环境整洁、民主自治、保障机制、特色创新,评估机制。其实这个指标体系做得有点毛病,因为评估机制不是标准之一,它是一种最后评价的方法。我研究指标体系多年,根据中央和北京市的,把它们融合了一下,列出了九条,看我说得有没有道理,有的方面更细、更全一些。比如说中央叫管理有序,我给它划分了什么方面的管理呢?治安。人的安全感永远是第一位的。按照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安全感跟我们说的食和性都是基础的。安全还有生态安全,现在说哪哪儿污染了,这不能吃,那有毛病,还有什么能吃啊?生态得安全,食品得安全,然后卫生得整洁,这都属于管理。再看看这个基础的还有什么呢?设施得齐全,社区开展什么活动,没有场地,没有点设备,没有屋子,那是不行的。保障得到位,不能让人有后顾之忧。生活得便利,交通、购物,还有其它的一些文化娱乐都得便利。高层次的是什么呢?文化得丰富,精神得愉悦,邻里得和睦。这是我给它归纳的几个方面。

看看这,也是北欧,我们拍到的。人家的社区不像我们,家家都有院子,还封闭。这是他接出来的一块,当然不是非法建设,这是在他的设计里面,为了采光、休闲特意接出来了一块。那块是玻璃,法国式的落地窗,然后外边跟自然界融合,非常安宁。这一位老人所坐的地方是哥德堡市政府前边,你看他就在市政府前面,有花、有座椅。再看这儿,这个人好像也坐在前边了,没被轰走。再看市政府,举行盛大的婚礼可以去市政府,当然它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文物,你可以参观,那边照常办公,不受影响。当然,北欧那儿社会是比较和谐的,才敢这么做,我们还得有个过程。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