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安保工作的主要经验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说,我们这届奥运会面临的恐怖威胁最大,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我们面临的恐怖威胁绝没有雅典奥运会所面临的恐怖威胁大。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发生后首届夏季奥运会,当时可以说凤鸣鹤唳、草木皆兵。准备参加这届奥运会的共有202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数名运动员和5500多名官员,100多位国家元首和21500多名媒体记者,作为一个仅有1300万人口经济实力有限的小国,希腊政府承担着保护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安全,将恐怖主义拒之国门外的沉重责任。
雅典奥运会自筹备阶段开始,安保工作就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一直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当时雅典国内并不太安宁,国际上在奥运安保方面并不看好雅典,对希腊能否胜任奥运会的安全保卫工作许多国家、媒体持怀疑态度。当时雅典面临的奥运安保形势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当时国际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恐怖主义活动非常猖獗。在“9•11事件”之后,不少专家担心恐怖分子会在奥运会期间制造事端。2003年5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罗伯特•米勒说,基地组织可能已经瞄准了在希腊雅典举行的奥运会。希腊当地的一家媒体也披露说,希腊已被中东的基地组织列为全球恐怖攻击目标前十名之内,名列美国、以色列之后,英国之前。
在安全方面希腊还面临着一个难题,希腊这个国家虽然小,但它在地中海里面,比较狭长,又处在巴尔干地中海和中东地区的十字交叉口,周边一些国家像土耳其、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都有恐怖组织,这些恐怖组织中有些还与基地组织有染,比如说土耳其的极端组织真主党等。欧洲本土的恐怖组织和希腊国内的一些中小极端组织、无政府组织和反政府组织,也都瞄上了雅典奥运会,这些都给希腊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第二,希腊国内安全方面存在隐患。雅典奥运会开幕之前,希腊境内爆炸事件不断。比如,2004年2月,国际奥委会在雅典召开执委会会议,一个根据本届奥运会吉祥物取名为“雅典娜和菲沃斯”的集团组织制造了一起炸弹爆炸事件,焚烧了内政部几辆卡车,并声称是送给国际奥委会的一份见面礼。5月5日,在距奥运会开幕只有100天时,希腊市中心一个警察局遭到了炸弹袭击,建筑物严重受损,至少一名警察在爆炸中受伤。这个警察局距奥运代表团下塌的饭店非常近。7月22日凌晨,希腊文化部又发生了一起爆炸案件。类似的小型爆炸事件,在希腊境内发生了多起,这给奥运安全蒙上了阴影,也使人们对希腊政府是否有能力做好奥运安保工作产生了普遍的担忧。
第三,雅典奥运安保计划的实施受到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政府和媒体的巨大压力。在“9•11事件”中受到严重打击的美国为本国奥运选手在雅典的安全问题担心不已,这可以理解,但他们要求希腊同意美国政府为自己的运动员配备携带武器的美国警卫人员,这个要求就过分了。外国人带武器到另一个国家去,那不是入侵吗?在伊拉克战争中紧紧追随美国的英国政府也同样惧怕自己的运动员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澳大利亚政府向自己的奥运选手提供了紧急救援的手机短信方案。在5月5日雅典爆炸案发生后,澳大利亚奥组委更是决定为自己的运动员配备安全人员,并打算派两架飞机在雅典待命,随时准备紧急撤离澳大利亚运动员。
希腊政府坚信自己的安全计划,拒绝了美国政府的无理要求,希腊政府的态度令美国人十分恼火,美国威胁希腊,如果希腊不在安全方面做出最大努力,美国将抵制2004年奥运会,英国政府也发出了类似的威胁。希腊国家虽然小,但很有个性,对这些威胁不予理睬,他们在向恐怖主义说“不”的同时,也坚决顶住了西方这些大国的压力。
希腊警方负责人多次声明希腊完全有能力确保奥运会的安全,事实证明希腊人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虽然在雅典奥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发生了炸弹爆炸、媒体记者为测试安保措施成功闯入场馆、一个醉汉在马拉松比赛的时候突然进去抱住了一个运动员、安保人员枪支走火等事件,但从总体上看,这些小的瑕疵掩盖不了这届奥运会在安保方面的巨大成功,雅典奥运会的组织工作井然有序,既顺利又平安,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官员、奥运观众、雅典市民的称赞和肯定。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雅典奥运会是一届令人难忘的梦幻般的奥运会,是一届安全的成功的奥运会。在雅典奥组委进行的民意调查中,奥运观众对本届赛事的安全保卫最为满意,满意率达到93.7%,这相当不简单。希腊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他们的成功经验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哪些启发?
根据雅典奥运安保部部长的说法,雅典奥运安保工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奥运安保雅典模式。这个雅典模式首先既可以防范一般性的犯罪活动,也可以防范生化武器攻击和自杀性袭击这些超常规的犯罪活动;其次拥有高科技的指挥控制系统:C4I系统;三是建立举办大型活动的国际合作机制,从而保证了奥运会的成功局面。
下面我分几个方面来讲讲雅典奥运会安保的主要经验。
第一,雅典奥运会建立了一个统一、高效的奥运安保指挥管理体系。雅典奥运安保指挥管理中心分三个层面:第一层是决策层,由希腊国家公共秩序部部长负责对安保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我估计这个公共秩序部相当于咱们的政法委和综治委;第二层是运营层,由国家公共秩序部下属的警察总署负责;第三层是执行层,由警察总署下属的警察总局指派的奥运场馆安保运行官员具体负责,通过建立区域和场馆安保指挥部确保奥运会安全。这三个层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雅典奥运安保指挥管理体系,事实证明职责清晰、分工明确、指挥顺畅、反应快捷的指挥管理体系对奥运会的成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奥运安保计划一定要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最初,希腊请澳大利亚为他们编制了奥运安保计划,但拿过来后发现不能用,因为悉尼跟雅典的情况差别太大了。后来希腊人自力更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对澳大利亚编制的奥运安保计划做了很大修改,不断完善,最后形成了一个周密可行的安保计划。
第三,重视风险分析和威胁评估,科学合理的部署和配置安保力量。希腊国家小,警力不足,他们把参赛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分为四个风险等级:首先,美国、英国、以色列被列为了高风险国家;第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希腊、西班牙、法国等30个国家被定位为中度风险国家,因为这些国家都有一些恐怖组织,离希腊也比较近;第三,中国等50多个国家被定位为低风险国家;第四,其他的120个多国家都很小,不太知名,被列为最低风险和零风险国家。对参赛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官员根据以上不同的风险级别配以相应的警力,这样既节省了警力又保证了安全。
第四,对场馆全面落实安全区的安保力量。对场馆实行封闭式管理,在每一项奥运设施交付使用前,都要接受警察的、军警的安检,然后封闭。任何一个场馆都作为一个安全区,所有进入场馆的人员、车辆、物品都需要经过安全检查,以确保场馆安全。雅典奥运安保部门还把奥运设施周边划分为红黄绿三个安全区域,实行不同程度的戒严。红色区距设施40米到400米,只准持有高级通行证的雅典和国际奥委会的高官自由通行。黄色区距设施400米到1000米之间,只有持奥组委印制的二级通行证才能进入,但不能停车。绿色区是1000米以外的一段距离,持上述两证的人员可以停车,当地居民只能进入不能停车,其余人员只能在比赛时,通过奥运专车和公交车进入奥运场地。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第五,建立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的国际合作机制,利用世界资源防止恐怖主义。为了谋求国际合作,希腊政府要员有针对性地出访了欧美大国、前奥运举办国以及恐怖组织活动频繁的中东国家,为雅典奥运会构建世界性的安全防护。雅典奥组委专门成立了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和以色列等国安保部门代表组成的七国奥运安全协调顾问团协助奥运安保工作。希腊国家情报局还邀请欧盟、中东国家情报部门的人员在奥运会期间坐镇雅典,每天上午各国情报人员聚在一起交流有关情况,了解各方面关注的问题。希腊警察总署还同国际刑警组织、欧洲刑警组织等进行广泛的合作,这些合作大大提高了希腊警方的安保工作。
为了加强奥运安保措施的威慑力,希腊政府还请求北约助阵,奥运会期间北约派出四架预警机在希腊境内全天候值班,北约地中海常驻舰队接受希腊政府的直接调遣,分别对爱琴海和伊奥尼亚海实施监控,北约还启动了代号为“杰出运动会”的多国部队防生化以及核辐射特种安保作战计划,向希腊派出专门反恐和应急小组机动部队。美国在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关港口和国际相关海域部署了航空母舰。美、英、俄、法快速反应部队也都处于戒备状态,捕捉可疑对象。这就使企图对雅典奥运会进行攻击的恐怖分子意识到他们的对手不仅是一个小小的希腊,而是世界上有影响、有实力的大国。
第六,使用国际上最新的安保设备,技术强化奥运安保措施的性能。为了奥运工作的顺利进行,希腊政府不惜代价,花费2.55亿欧元从美国购进了一套综合作战指挥平台,它的专业名词叫C4I系统:指挥控制通行、协调和继承系统。此项投资数额之大创人类体育竞技史之最,这其实也是美国人逼的,没有这个系统美国人就不参加这届奥运会。这次北京奥运会用的安保系统也是美国的C4I系统。
希腊国际机场、港口、奥运场馆乃至全国要塞的1577个监视摄像头、报警器、传感系统、监控系统在统一时间内向指挥中心和奥组委166个紧急行动中心反馈相关信息,以便及时制定并采取应急措施。希腊还从瑞士租赁了有“空中守护神”之称的飞艇,在奥运主场馆上空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希腊还新购买了十艘武器装备精良的巡逻舰、巡逻艇在海岸线上巡逻。这就使雅典奥运会成了世界最新安保设备的演示场,对各种恐怖组织、恐怖分子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
第七,重视做好安保力量的培训。希腊政府意识到培训安保力量的重要性,他们下大决心,分门别类地培训了七万多名奥运安保人员,内容主要包括外语、礼仪、安保知识以及常规和非常规安全隐患的应对能力等。为了锻炼和检验各部门之间的一体化作战能力,希腊在2001年至奥运会开始前,先后组织了七次大型联合演习和无数次局部小型演习。演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有关人员现场应变能力和及时决策能力,此外,希腊还对参与奥运会服务的其他人员,如医务人员、司机、志愿者也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事后证明这些培训确实非常有用。
此外,他们还很重视奥运安保的新闻宣传,妥善处理安保措施与奥运节日气氛的关系。雅典奥运会筹备期间,各媒体对雅典奥运会安保的负面报道占多数。针对外界对雅典奥运会的担忧,初期他们通过媒体重点介绍备战情况,随着各种安保设备的购进和投入使用,他们通过媒体重点介绍各种安保设备的先进性和措施的周密性,突出宣传希腊和世界各个强国的合作,传递希腊是个安全城市的信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震慑国际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抚希腊本国国民,奥运会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灾难。
奥运会开幕的前几个月,媒体重点介绍雅典奥运会期间涉及当地居民和参赛人员的各种安保规定和措施,帮助人们熟悉并适应这些规定和措施。奥运会开幕后,有关安保问题的报道基本从媒体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全世界对雅典奥运会从担心到满意的反映,就算媒体出现与安保有关的报道也都是正面的,像微笑保安这样一类的题材,使人们能够心情放松的体验比赛带来的欢快和愉悦,不让人们感受到来自安全方面的压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