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改革开放30年(4)

核心提示:在我们党波澜壮阔又艰难曲折的历史上,出现了不少伟大人物,从建党以来的历史来看最伟大的人物就是两个,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邓小平。邓小平有三大功绩:第一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是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原始形态;第三就是他为我们国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邓小平理论的标志性理论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没有这个理论,邓小平理论就不能称之为邓小平理论,因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不是搞市场经济的,是搞计划经济的。但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千万不要把过去的计划经济在历史上的作用一笔抹杀,那样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实际发展。原来由于思想的束缚,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不能搞市场经济,搞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邓小平自改革开放初期,就认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专有的。他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它本身不存在姓资姓社,它跟资本相结合叫做资本市场经济,跟社会主义相结合叫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据此,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个理论经过10多年来的逐步完善和丰富,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快车道。我们经济发展这么快,就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三是社会主义主体论。我国社会主义的现实状况就是以社会主义为主体,这是邓小平讲“一国两制”时提出来,这个思想有普遍意义。这表现在所有制结构上,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此外,在文化政策上,坚持主旋律和多样化的结合;在政党关系上,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在政治关系上,随着港澳回归祖国,我国的政治制度以社会主义为主体,在少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等。现在看来,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某些非社会主义的成分还未丧失其存在和发展的历史理由,因此允许它们的存在,要靠我们的政策,靠法律制度来规范其健康、有序的发展,这种状况会存在相当长时间。30年来,正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并在不断完善这样的制度和政策,这个理论成为国家取得巨大成绩和进步的一个强大推动力。

第四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我们熟读的包括老祖宗在内的无数“本本”都没有定义过这个问题。我们过去的工作重点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没有集中主要精力抓生产力发展问题,而且长期的计划经济又束缚生产力发展,所以经过多年的观察、总结经验,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当然,要实现这个本质还有个过程,我们在工作之中需要不断调整政策,重点是为了共同富裕。所以,后来中央提出开发大西北,要扶植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要解决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这样一个本质目的。这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上述四个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就是邓小平理论的最基本理论。

第三个关系是邓小平与奠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关系。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还规划了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奋斗目标,奠定了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曾将奋斗目标规定为:把我们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随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逐渐明确,十三大将其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六字表述持续了20年,直至2006年10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才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七大把发展目标明确表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不仅规划了这个总的目标,而且对这八字内涵或做了具体论述,为逐步实现这八字目标作了巨大努力。

首先,邓小平与“富强”目标。富强是什么概念呢?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上世纪80年代末要翻一番,这个目标实现了;第二步是到上世纪末再要翻一番,这也实现了;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即用30年到50年时间再翻两番,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国内生产总值为人均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十七大时一测算,到2020年左右,就可以实现人均5000美元的目标,也就是可以提前30年,并且超额1000美元实现富强的目标。

其次,邓小平与“民主”目标。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民主观念和民主制度。所谓民主,在中国最根本的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邓小平十分强调这一点。江泽民、胡锦涛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保障人民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力。30年来,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目标在有序地向前推进。比如说普选,大陆现在是在县级以下可普选,因为目前人口多,人口文化素质还不够高,以及一些具体的困难,所以现在还不能在所有地方都搞普选,但这不等于永远不能搞,条件成熟就能普选,也需要普选,因为这代表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

第三,邓小平与“文明”目标。民主是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虽然现代文明我们落后了,但我们在不断地吸取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我们的物质文明要发展,精神文明也要不断发展,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于这一点邓小平讲得非常清楚。当然,现代文明的内涵也不断在丰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十七大还提出了“生态文明”,所以在文明方面,要按照邓小平提出的目标不断努力。

第四,邓小平与“和谐”目标。虽然“和谐”作为奋斗目标提出,与邓小平没有直接关系。但从“和谐”理论的形成来说,也离不开邓小平。从总的方面而言,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构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理论层面看,邓小平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诸如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不能乱,稳定压倒一切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2006年10月,胡锦涛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要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这是“和谐”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的缘由。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全社会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目前,我们国家是世界上社会和谐发展非常显著的国家之一。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八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就是沿着这个目标继续努力的问题。我觉得,只要坚持锦涛同志讲话中的“五不”,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不动摇,就是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不能动摇,谁动摇就可能被老百姓打倒。不懈怠,就是要坚持两个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兢兢业业,一心一意抓发展。不折腾,这很重要,一方面是不再进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运动,不整人;另一方面就是不要形势大好就头脑发热;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不搞动乱,一动乱就不稳定了。邓小平说稳定压倒一切,一搞动乱,就前功尽弃了。不僵化,就是要思想解放。不停滞,就是要不断与时俱进。坚持这“五不”,我想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一定能实现;到了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总结一下,邓小平给我们点燃了“三把火”,用“四论”点亮了四盏灯,最后为我们奉献一个“八卦图“,就是八个字的奋斗目标。按照这个指导思想,沿着这条道路,朝着这个目标走下去,我想,几十年之后,我们国家会有很大的变化。那时候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目标就一定在神州大地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就要靠我们在座的,包括我们的孩子们,像愚公移山一样一代一代往下传,实现伟大的工程。这就是我个人对总书记报告,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及怎么样认识邓小平的历史功绩的学习体会。今天就讲到这里,不对之处欢迎同志们批评指正。

(报告人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平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