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法关系(2)

摘要:法国是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我们建立外交关系的。法国和我国的关系,对整个中国和欧洲关系的好坏影响很大。中法关系不确定的因素还有,毕竟它是一个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和我们不一样,很多主张、看法和我们是有分歧的。世界上哪有两个国家的关系没有任何问题的?关键是怎么看待、处理这些问题。

主持人:今年四月份,中法两国的政治来往比较频繁,有中法首脑在伦敦的会晤,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的访华,据说希拉克还要来访。我们有一个疑问,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是否真的如外界所说的那样,是中法两国关系恶化以后法国政府的刻意安排?

冯仲平:中法之间的高层互访过去一直是很多的。拉法兰是前总理,希拉克是前总统。拉法兰在中国人心目中有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好几次来过中国,但是中国人对拉法兰印象最深刻的是2003年非典时期,那时西方国家领导人来中国的访问不是推迟就是取消,只有两个国家的总理如期访问了中国:第一个就是当时担任法国总理的拉法兰,第二个是罗马尼亚总理。当时温家宝总理跟他们讲,患难见真情,困难时期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这之后,拉法兰和中国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他成为中法关系一个比较好的使者。我觉得拉法兰的访华,或者是前总统希拉克要来访,你说是刻意安排的,也可以这样讲,但我觉得他们访问中国,肯定是希望尽量地把一些误会消除,因为他们现在已经不是正式领导人了,他们可以来传话、传信。拉法兰去年来的时候,带来了萨科齐的一封信。传信、传话,尽量消除误会,为领导人正式的高层互访做一些铺垫、打一个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也是法国政府乐意看到的。

主持人:在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上,中法两国进行首脑会晤,并以新闻公报的形式迅速扭转了两国一度恶化的外交关系。请问冯所长,双方是因为怎样急切和长远的政策考虑才促成那次外交活动的呢?

冯仲平:去年中法关系最困难的局面,不仅是萨科齐会见达赖的事,还有在2008年我们实现百年梦想这样一个特殊的大背景下有人干扰、破坏奥运这件事,这让人们对法国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抵制家乐福,就是这样一种情绪的宣泄。这个事情以后,中法高层往来就陷入了僵局。我们推迟峰会以后,高层互访停止,中法政治关系冷淡下来。这种情况下,法国人非常着急。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有核大国,维护大国地位是法国认为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好办法,也是法国的最高目标。所以萨科齐上台后对对华关系的僵局很着急,法国外交部也很着急,不断地释放出很多的善意、不断地搞一些外交上的安排,希望能够打破僵局。中国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很大,如果你和中国关系搞不好,怎么在世界上处理问题?再加上去年20国峰会是法国萨科齐倡导、推动的,他极力想通过20国峰会加强全球的合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4月2号在伦敦开会的时候,萨科齐也是非常积极的。他的理念就是要加强全球合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但在伦敦若是法国国家元首和中国国家领导人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两个人居然不说话、不来往,你想想,这与整个大气氛是多么的格格不入。因此,金融危机加上法国维护其大国地位的考虑,推动了法国要尽快结束双方的这种不正常关系。中国也不愿意看到中法关系这样僵持下去。

主持人:西方也有不少媒体把这份新闻公报解读为法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华的一次比较彻底的外交妥协。您是怎么看这一解读的?

冯仲平:你注意看一下新闻公报,我觉得法国是认识到了在西藏问题上的错误,尽管他没有这样说。法国这么一个大国,新闻公报里面要他认错可能比较难,但你可以看到公报一开始就讲,法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这个话怎么理解呢?我在想它的实际含义就是说,过去至少去年萨科齐上台以后,他对西藏问题的敏感性和重要性肯定是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否则的话,他不会说我现在充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是反过来的一种表达。我们为什么去年在这个问题上非常坚定呢?因为这是中国重大的核心利益,涉及到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问题,所以我们对法国的反击是非常有力的。新闻公报里说,法国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台独,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三句话,标志着法国萨科齐政府在西藏问题上态度的转变。我觉得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发生了大的调整,在有的人那里就说是彻底妥协。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