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强调学习。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都有许多关于学习的精彩论述。胡锦涛同志发出了建立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伟大号召。与许多同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总有那么一些同志没有把学习的事儿处理好,对此,习近平同志最近概括指出:有些党员干部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有些党员干部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有些党员干部装点门面、走走形式,不真学;有些党员干部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有些党员干部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这种情况听起来让人感到痛心,也感到着急。
与过去比,现在领导干部的学习条件不知好了多少倍。党的组织不时邀请名人大家来作报告,送教上门让我们学;单位订报纸杂志发图书资料,免费让我们学;干部教育培训院校每年都办好多班,脱产让我们学;自主选学正在试点并逐步推广,让我们想学什么就能学什么;如果想在职读个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机会也多的是;电脑、互联网、电子书、3D手机等现代科技成果为我们创造了极大的学习便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呢?不学习,真对不起党号召我们学习时的苦口婆心,对不起想方设法安排我们学习的良苦用心。我们应当尽快实现五个转变。
首先,变“不愿学”为“酷爱学”。怎么变呢?多想想学习的好处:学习就是充电,电足了,眼界阔、思路多,工作顺手,政绩显著;学习比喝酒健康,比打牌高雅,比喝茶聊天虚度时光能更好地熏陶后代;比不学无术更能引领下属,比上歌厅下按摩房更能有效地躲避糖衣炮弹……想来想去,就会认定:在一定的可利用的闲暇时间内,做什么都不如学习好。想着想着,不愿学的情绪就渐渐弱了,想学习的愿望就渐渐强了。学到了甜头,尝到了好处,学习就更带劲、更自觉。久而久之学习就成了一种生活,就成了一种追求,就成了一份责任。
其次,变“不勤学”为“经常学”。领导干部的确工作忙,应酬多。不应酬,不现实;不应酬,过不去。比如,领导来调研,你陪不陪同?检查组来检查,你迎不迎接?重要部门科长来了你出不出面?外地同行、党校同学来了,你接不接待?大客商来了,你接不接洽?重大项目签约开工,你出不出场?而且,一年到头,有多少领导、多少检查组、多少重要部门、多少客商、多少参观考察、多少同学轮番来啊!谁也不可怠慢。机关干部受这类困扰可能少一点,地方领导差不多都是如此。一个地方人来是好事,就怕没人来。没有人来的地方说明没有特色,没有吸引力。我原先想提“少上酒桌,多上书桌”,但转眼就觉得不合适,酒桌是很难少上的。但要说工作忙得、应酬多得没时间学习,我根本不相信。很多领导同志比我们忙,但学习也比我们勤,这是活生生的事实。只要酷爱学,时间有的是。坐车、散步、出差、没有工作和应酬的节假日、睡觉前、起床后都是学习的好机会。甚至上厕所也能读两页书,洗脸刷牙也能听几段唐诗宋词。爱学习,就有挤时间的意识,就有利用时间、分秒必争的窍门,从而做到经常学,甚至可以做到天天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