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住大的方向”——林伯渠的学习方法(2)

“把握住大的方向”——林伯渠的学习方法(2)


  

  学贵交流提高。在青少年求学时期,林伯渠非常注重与同学之间“互相质证”,交流学习心得。他认为这对于提高自己,促进与同学共同进步大有益处。在革命工作中,林伯渠把互相学习、交流提高看作是关系本职工作和革命事业成败的重要一环,他指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需要程度高的帮助程度低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帮助别人,学好本领,迎接胜利”。1941年秋,在林伯渠主持下,陕甘宁边区政府邀集宴请民间诗人墨客,以“老者安之,少者怀之”之意,成立了“怀安诗社”,荟集佳作。此后,参加诗社的人员增多,有中央和边区各部门的领导,有来延学习的各根据地干部,有边区参议会员中的地方耆老,还有民间能诗善赋之士。大家借助这个平台,以诗词为工具,“互相质证”,交流感情,陶冶情操,提高觉悟,宣传政策。这是林伯渠倡导学贵交流提高的一个生动例证。诗社历时8年,涌现出了大量讴歌中国共产党,赞扬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军民斗争业绩的光辉诗篇,成为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学贵理论指导。尽管对于如何学习颇有心得,但林伯渠并不固步自封。在延安时期,林伯渠还专门就学习问题请教毛泽东。他问:“像我这样的人,应当如何学习?”毛泽东说:“像你我这样的老党员,也还要在立场、观点、方法三个方面去努力。我们学习马列主义,最主要的还是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林伯渠非常重视毛泽东这一主张。实际上,他在革命与建设的几个历史阶段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中,也是一直这样做的——就是重视理论特别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1942年7月,林伯渠在给朱德总司令的诗中说自己“握筹愧乏治平策,励志惟存马列篇”。陈毅在悼诗中赞誉林伯渠“革命一生毫不愧,路线正确是英雄”。这是中肯的评价。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林伯渠结合自己前15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奋斗、后25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奋斗的亲身经历,令人信服地说明,要解决中国的问题,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不行,不善于结合具体实践掌握马克思主义也不行。林伯渠指出:社会政治活动家,就应该学习马列主义、学习社会发展的规律,并善于将这些规律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1956年,林伯渠出席党的八大时,语重心长地讲了学习马列主义的问题。他说:“只有在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真正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且能够成熟地运用它的时候,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才算有了可靠的保证”。抚今追昔,林伯渠强调自觉学习理论并接受马列主义指导的科学态度仍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本文关键词: 连玉明 北京 世界城市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