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革开放与学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下,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恢复以经济建设为全党工作的中心。(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从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就要以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为中心任务。并明确指出其它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服务的。)邓小平提出,过去没有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主张全党解放思想,进行大胆地试验,通过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他说,“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079页) 江泽民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创建者之一,他身体力行,号召全党用全人类的知识武装自己,他向全党提出的学习任务,涉及古今中外,涉及政治、思想、经济、社会、文化、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分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的界限,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学习西方先进东西同崇洋媚外的界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同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界限,等等。”(《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500页)这些界限,指明了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和方针。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在改革、发展中努力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善于在实践中进行持之以恒地探索,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源泉和保证。
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从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党在全面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加快了干部队伍革命化、知识化、年青化、专业化的进程,党员队伍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文化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经是一支有较高文化的队伍。新时期党建工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增强党的执政水平,作出的战略性决策。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根本要求是保持党在思想上的先进性,体现“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思想理论上要坚持党的核心价值体系,用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党员的思想。
要努力掌握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丰富成果,成为能够站在时代发展前沿的先进组织。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善于用人类全部知识丰富自己,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党的组织注重学习并以学习为己任,才能实现这样崇高的目标。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不是为少部分人谋取利益的特殊集团。提高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为最广大人民取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利益的能力。人民的需求不断上升,要求执政党服务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时俱进。执政面对的任务、矛盾不是固定不变的,解决的办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原有的经验、办法需要不断地完善更新。
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保持优良作风,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作风。学习书本知识,学习外国的经验,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中心。根据实践的要求确定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并始终坚持以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产生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继续发展。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将科学发展观融汇到党建的理论和党的全部实践中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率全局,党的各级组织只有牢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才能正确执行党中央的部署,发挥党组织的中坚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当前中国处于复杂的内外环境之中,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也同时面临许多严重的矛盾和考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学习要特别务实才管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