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新动向(9)

摘要: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对全球战略看法的一些变化,主要来自于美国的变化;美国对中国在战略上是防范型,并没有把中国军队当作现实作战对象,但在战术上是进攻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日本会对我国越来越有礼貌,但中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解决。

其三,量变到质变,促使“不可能变”到“一定要变”。世界上没有不可变的,就看是不是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候。想当年,美国对蒋介石也是恋恋不舍的,在二战时期、冷战时期,蒋介石集团都是美国的盟友,为什么最后美国能忍痛抛弃台湾呢?邓小平同志非常坚定,中美要想建交,美国必须跟台湾断交、毁约、撤军,当时美国为了拉中国应对前苏联不得不答应下来。我们并不指望一朝一夕就能扭转中美关系的整体态势,也不能指望美国一夜之间就改变其对华政策的思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塑造美国的政策选择。中美之间的较量不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和意志的较量,用时间换空间。

第二,处理好中日关系。

日本是我国一个重要但难以相处的海上近邻,也是对我地缘安全有很大影响的国家。日本感到由它主导东亚的地缘战略目标越来越受到来自中国崛起的挑战,日本遏制中国的心态加重,近年来日本对华政策趋于强硬。

中日建交不久,日本的执政者大都经历过侵华战争,对中国有愧疚感,而这些人在逐渐退出政治舞台,现在日本67%的议员和官员都是二战后出生的。现在日本感到中国发展很快,于是产生一种焦虑感、不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对中国的政策产生了新的战略准备。日本对中国关系的总体框架是:经济上以合作为主,政治上以竞争为主,军事上对峙的因素在增加。

我们看一下中日关系当中的美国因素。美国一个学者罗伯特·罗斯说过,作为一个毗邻两洋的国家,东亚和欧洲构成了美国的两个侧翼。如果这些区域维持了相互竞争的大国的分立,那么一个地区强国就不能获得地区霸权并把其力量延伸,拓展至美国的海域,从而威胁到美国本土。从这样的全球战略出发,美国在东亚有一个明确和压倒一切的安全利益:这一地区必须被分为两个或更多的大国。在2l世纪的今天,美国安全政策的第一要务即在于,在中国崛起的时代里维持一个分裂的东亚,这就意味着美国需要制定一个成功的外交和防务政策来应对崛起的中国。所以中日关系保持适度的紧张,是符合美国的安全利益的。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