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新动向(8)

摘要: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对全球战略看法的一些变化,主要来自于美国的变化;美国对中国在战略上是防范型,并没有把中国军队当作现实作战对象,但在战术上是进攻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日本会对我国越来越有礼貌,但中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解决。

忍让阶段:我国实力不如美国时,应该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寻求有利地位,不要主动挑战其核心利益,以确保中美关系的主体稳定,确保我国在战略机遇期内能够抓紧时间发展壮大自己。

交换阶段:当我国的综合实力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我们就有资格与美国进行适当范围的战略利益交换,各自做出妥协,谋求双边关系稳定。实质上现在中美关系的互动中,已经局部或者部分议题进入了相互交换的阶段,比如在伊朗问题和朝鲜问题上,在一些联合国的决议上,如果中国坚持一种观点,美国也不得不修改其最终决定,这就使那些决议案对我国利益的伤害降低到最低。

平等阶段:中美关系综合实力接近时,中国可以谋求双边关系更多的平等与主动。我国在谋划对美关系时,需要按照战略阶段来制定目标,逐步地改善态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由于中美实力对比不平衡,在双边关系互动中,我国在战略上对美“总体忍让、局部交换”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

那么我们如何塑造中美关系当中的“游戏规则”呢?以美国对台军售为例,我们分析一下如何在与美国的交手、较量中敢于和善于塑造美国的政策选择。

其一,只有“不怕破”,敢于斗争,才能保证中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中美建交30多年来,经历的每次动荡都是美国欺负了我国,而不是我国招惹了美国。我们高度重视中美关系,也尽量努力维护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但决不能一直“惯着美国”。有同志形容中美关系时总说:好也好不到哪里,坏也坏不到哪里。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在原则问题上斗争,以斗争求团结。因此在对美政策中就要有“斗而不破”的思路,保持中美关系健康稳定不能单靠忍让,特别是在原则问题上不能一味忍让,不能让他们认为我们怕中美关系受挫。我们要在重大问题、核心利益上据理力争,以不怕中美关系倒退的气概公开告诉美国,不能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开玩笑。

其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能奏效。美国对台军售除了政客的考虑,还有一个背后的推手,这就是军工集团。这些军工集团非常贪婪,一方面指望中国在大陆购买他们的产品,另一方面又向台湾出售武器,赚取高额利润。我们为什么不对这些企业进行反击呢?为什么不对这些肇事者进行制裁呢?商人唯利是图,得让那些冒犯中国人利益的企业和利益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利益受到惨重损失,让他们长长记性。美国动不动就制裁别人,我们能不能用美国惯用的手法来教育一下美国呢?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