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新动向(12)

摘要: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对全球战略看法的一些变化,主要来自于美国的变化;美国对中国在战略上是防范型,并没有把中国军队当作现实作战对象,但在战术上是进攻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日本会对我国越来越有礼貌,但中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解决。

我国如何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

中亚地区是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是它的“后院”,我国在这个地方不要太出头。中亚国家大多是中小国家,他们希望在中美俄三国间搞平衡,它们不可能完全站在我国一边。在中亚地区,特别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内部,我国要适当降低身段,充当“后座司机”角色,由俄罗斯更多地站到前台,由它挑头。只要美国不撤出中亚,美俄矛盾将始终是这一地区的主要矛盾。由俄罗斯在上合组织中发挥体面的主导作用,可以降低俄对我国的猜疑,增强中俄合作动力。同时,也会弱化美国对我国的警觉,使中美在该地区的竞争性减弱,增大美国对我国的战略需求。

此外,在朝鲜问题、伊朗核问题、台湾问题、亚太地区安全合作等重大问题上,我国也应支持和推动俄罗斯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不被人家打,要利用好这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减轻我国的战略压力,拓展我国的空间。战略性的伙伴关系是我国对外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柱,一定要搞好。

但我个人认为,我们对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俄罗斯更看重的是跟美国的关系,特别是梅德韦杰夫上台之后,开始搞俄罗斯的现代化,他认为对俄罗斯现代化最有利的还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在面对美国压力时,中俄必须协作才能够抱成团,否则俄罗斯更多的是迈向西方国家。所以,随着我国实力、影响力的增加,俄罗斯对我国的警觉也在增加,我们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局限性要有充分的估计,但我们要尽力搞好这种关系。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