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动科学发展

云南临沧: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动科学发展

  地处中缅边境地区的云南省临沧市以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民族团结边境和谐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落脚点,破解“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而学”三大难题,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先进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科学规划建设“新家园”,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对生活有了新希望。

  

  最近,记者在临沧市凤庆、沧源等县采访,切身感受到当地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热潮和成效。

  

  家家都有“科技明白人” 让荒山变“宝地”

  

  “再过几个月,核桃就挂果了,到时候一棵树就能卖到7000块钱,茶叶收成也不错。荒了多年的山坡地,现在成了我家的‘宝地’!”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村民杨存会望着自家山坡地里的茶树和核桃树高兴地说。

  

  而此前,杨存会可笑不起来。据了解,由于安石村被群山环绕,以前当地村民经常“望山兴叹”——眼前的大山坡陡地贫,种粮不收粮,种树不成材。现在,村党支部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同农业科学发展紧密结合,邀请市里的专家到村现场指导、支招。专家们认为可以利用山坡的海拔梯度布局,种植茶叶、核桃。

  

  杨存会在听取专家指导后,将自家山坡地修整一番,成片种上茶叶,还用学到的间种套种技术,在茶树地里种植了核桃树。作为党员示范户,杨存会还组织妇女们聚在一起,在田间地头手把手给她们传授经验。很快,在党员的帮带之下,家家户户都有了“科技明白人”,荒山变成了整齐的梯田,一排排的茶树、核桃树成了安石村村民的“摇钱树”。

  

  安石村党支部书记龚会咏介绍,通过学习,安石村转变观念,念好“山字经”,将山区、中低产林地这些不利条件转化为茶叶、核桃种植的比较优势。目前,全村利用山坡地共种植6560亩茶叶和9126亩核桃,农民年人均收入已达6200多元。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国际视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