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益超举例分析,如何比较准确地测算潜在的保障规模,有计划地逐步放宽住房保障的准入标准等,这需要公安部门“两个实有”方面的数据,人口普查的数据、房管部门的数据,包括民政部门的数据等等,多个数据库能够互相联动进行分析。
徐益超呼吁:在各个政府部门的数据库外,建一个联合的分析平台。通过对信息的比对可以得出对住房保障的量化结果,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提高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效性。
旧区改造与住房保障应联动
徐益超代表说,“十二五”期间旧房改造要加大力度,建议在旧区改造项目当中增加住房保障方面的统计内容,进行一体化建设研究。“旧区改造要和我们住房保障中的其他三方面——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三位一体,发挥联动效应。 ”徐益超代表说。
“我们引进的不少高层次人才,原本在当地的住房条件都不错,来到上海后,居住条件形成鲜明对比。”市人大代表、同济大学裴钢校长感慨,住房问题光靠高校“自我消化”困难重重。裴钢建议,发挥好政府、学校和个人三方积极性,共同携手、破解难题。他认为,可以把旧区改造和高校人才住房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高校可以出资增加旧区改造资金投入,形成地块交换,为解决人才住房问题留出空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