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及美对华的遏制战略(5)

核心提示:中美关系中的问题可归结为四类结构性矛盾:战略互信问题、经贸问题、人权问题和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发生的波折始终贯穿三条线索: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利益格局。美国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中意识形态色彩最强的国家。中美关系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两国需要合作,另一方面美国始终对中国抱着一种警惕。

到2001年的9月11日,美国寻找“敌人”的工作还没有着落,而一个敌人则主动找上门来。恐怖分子拉登对美国发动骇人听闻的袭击,而且专找美国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象征来打。纽约世贸中心是美国经济霸权的象征,五角大楼是美国军事霸权的象征,这两个象征都遭到重创。还有一架飞机掉到了宾西法尼亚,据说它的目标是美国霸权的总象征——白宫。“9·11”事件发生后,谁是美国的敌人这个问题马上有了举国一致的答案,这就是恐怖主义!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这不仅使美国转移了原来针对中国的注意力,而且为两国在众多全球和地区问题上开展合作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包括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持全球金融稳定、防止各种重大传染病等。这是中美关系回归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中美关系日益机制化,两国政府之间建立了比较顺畅的工作关系。中美是两个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有着巨大差异的大国,在两个有着如此多不同的大国之间,存在矛盾和问题是很正常的,没有问题倒不正常。因此处理两国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这些分歧、矛盾加以有效的管理,两国关系的制度化建设很重要。

在这一时期,经过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双方在机制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高层首脑经常性的互访。例如,仅在2005年一年,胡锦涛主席和小布什总统就有5次会面,也是在这一年美国几乎所有重要的内阁成员悉数到华访问。二是两国不仅保持一些原有的对话机制的畅通,还开辟了许多新的对话机制,包括中美战略对话、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中美能源对话、中美反恐磋商机制等。到小布什总统离任的时候,中美建立了60多个对话机制,这些机制有助于更好地处理和管理两国关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第三个原因是2003年以来中美在两国关系最重要也是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上达成了有限但非常重要的共识。

新中国建立以后,台湾问题一直是影响中美关系发展最大的一个问题。台湾问题涉及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们最核心的国家利益,我们不可能妥协。台湾问题也是中美最可能发生军事冲突的问题。“冷战”结束后,台湾问题再度凸显,美国采取了许多行动鼓励象李登辉、陈水扁和民进党这样的岛内分裂势力,两岸关系持续紧张。尤其是陈水扁上台后,急独倾向日益明显,台海局势成为东亚地区一个具有爆炸性的热点。

在中国方面坚决的斗争下,美国方面认识到,台海如果失控,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而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的局面对美国最有利,为台独势力的所谓诉求与中国大陆进行一场战争得不偿失,他们只是美国战略上的一棵棋子,而不会让这棵棋子影响美国的战略大局。

2003年以后,美国立场发生了变化。2003年年底,温家宝总理访美,小布什总统和温家宝总理共同参加记者招待会,当时小布什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点名批评陈水扁,说台湾当局领导人想改变台海局势的现状,这是他们要反对的。美国开始认识到维持台海的稳定既符合中国利益,又符合美国利益,还有利于整个亚太地区的稳定。从这以后,美国对台湾问题由原来鼓励分裂势力转变为压制急独分裂势力。中美之间最易引发冲突的台湾问题稳定下来,中美关系也就相对稳定下来了。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