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的要点和亮点的体会(16)

核心提示:“七一”讲话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们党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书。学习“七一”讲话,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必将进一步增进我们对党的感情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交够国家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恢复农贸市场,允许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租赁承包中小国有企业,允许雇工经营等。几乎就是60年后我国城乡改革的预演,连很多细节都非常相似。由于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改革取得很大成功。列宁去世后斯大林便认为,不用再“向资本主义退却”了。尽管列宁曾强调新经济政策至少坚持25年,但列宁死后不到5年,斯大林就予以废除,回到国有化和全盘集体化道路上来,结果农民杀掉了三分之二以上的马和牛,直接导致20世纪30年代的大饥荒。

“二战”结束后,从欧洲回来的见过世面的红军战士,发出强烈的改革呼声。主管农业的政治局委员提出要克服平均主义,并在一些地区试行“包产到组”。负责计划工作的政治局委员,也主张利用市场机制,承认商品和价值规律作用。但斯大林认为,卫国战争胜利已证明自己一贯正确,这些都是向资本主义倒退,两名政治局委员一被撤职一被处决。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尽管也遭遇种种曲折和非议,但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终于做到了使改革进程不可逆转。 

赫鲁晓夫执政11年,可以说是改革的11年,年年出台新举措,岁岁有新招术,但主观成分非常大。最让人诟病的,就是他贸然地把各级党组织分为工业党委和农业党委,拖拉机站归农业党委管,但农机修配厂却归工业党委管,造成很大的混乱。而我们党始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改革发展稳定并重,终于取得巨大成功。

我国改革开放的高潮,正值勃列日涅夫晚期,他不愿再冒任何变动风险。他对别人谈到当时的总理柯西金的经济改革时说:“看他想出什么来了,改革,改革,谁需要这个改革?而且,谁懂得改革? 现在需要的是更好地工作,这就是全部问题之所在。”特别是第三次中东战争后,石油天然气价格暴涨,对储量丰富又是主要出口国的苏联来说,如同“天上掉下林妹妹”,更助长了不思进取的心态。反正不差钱,缺什么就去国际市场买。当时正值世界新技术革命兴起,苏共也囿于传统意识形态,不愿“跟着西方跑”。在巨额石油收入下,经济体制、机制问题都被掩盖了,和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开了。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