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

  服务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切入点

  

  空洞的理论和空泛的说教吸引不了群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还取决于理论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社会实践、解决具体问题的程度。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帮助人民群众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做好实际工作的本领。

  

  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转化为引领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现实目标和行动纲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的亲和力;紧贴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回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了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理论宣传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同时,在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不断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进一步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理论不断创新发展。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着眼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实际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切实的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造福人民群众的功能。

  

本文关键词: 李东朗 全国政权 共产党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