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侯惠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3)

 


当然,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过程中也提出了几大挑战。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扩大有扩大的问题,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何发出统一的声音。意识形态要能够发挥作用一定不能互相矛盾。美国学者希尔斯曼所著《美国是怎么治理的》书中有一个例子,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黑人问题上不同州采取不同做法,有的州隔离,有的州不隔离。但是,大家一致认为即使隔离也不是歧视。分开是尊重各个族群的意思,因为一旦分开不但白人感到自在,黑人自己也感到自在。就像现在有人建议地铁、公共汽车也把男女分开,有女士的专门车厢,省得有性骚扰,但你不能说这就是歧视男性。但是60年代以后,美国最高法院联邦法院判决认为隔离政策就是种族歧视。也就是说,美国的法院和美国的政府打架了,造成的后果很严重。黑人动不动说这就是种族歧视,黑人运动越来越多,不是歧视的也说成歧视了。作者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国家不能认错,也就是说国家政策可以调整,但是基本理念不能变,一旦变了,造成的负面影响、人心的浮动是很难预期的。所以我们有一些传统的观念,特别是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不能变。西方为了削弱马克思主义,经常采用的伎俩是制造两个“马克思”,让马克思跟马克思“打架”,使你不知道听哪一个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容以后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方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要尊君、精忠报国,我们的爱国主义讲的是爱社会主义国家,这怎么统一?这里有一个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吸收、消化相关思想文化资源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整体搬迁进来,不是说只要是爱国主义就全部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个问题是目前我国文化的多样化状况。面对多种多样的文化,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
过去我们认为野蛮不好,现在野蛮女友的野蛮有人认为是好的,说明她很本色。过去我们说流氓很坏,现在有人认为流氓很本色。不仅仅颠倒传统对人的判断:好坏、善恶等,最大的颠倒已经波及自然界了。有本书很有名,叫《狼图腾》。认为中华民族狼性太少,整个民族就像一只羊,他要为狼翻案。说实际上狼吃羊,跟羊吃草是一回事,都是为了生存。不存在狼吃羊就很残酷,羊吃草就天经地义,都是生存竞争。所以要恢复中华民族的狼性,所谓狼性,就是血性。如果按照这种观点,人类的文明还要不要进化?恩格斯说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不断进化的。人虽然是从动物来的,永远不可能完全脱离动物界,但总是不断进化,离原来的动物界越来越远。这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当然,大家不要把文化多元化看成洪水猛兽。文化的多元化反映了人的文化需求的多样化,也是文化繁荣的象征。多元文化是文化的正常生态。当然,在这种多元文化中,我们需不需要一种判别标准,要不要引导文化健康发展?现在的影视作品有的为了票房、为了猎奇,把“爱”、“人性”吹得没有边。《色戒》中的王佳芝就是为了“爱”而出卖了自己的同志。包括一些比较好的作品,也是把抽象的人性的爱看成是化解一切矛盾的最高根据。《闯关东》中的一郎之所以会醒悟,就是妈妈对他坚定不移的爱。所以在这些作品里,阶级、社会存在、利益,统统都被人性化解了。人性是文学作品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人性能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事实证明是不可能的。你用人性能够感化日本侵略者吗?所以一方面我们文学作品要感人,但是另一方面要有一个好的导向,不能光是停留在虚无缥渺的人性的描述和对爱的崇拜上。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给出一个判别标准。但是这个判别标准能够得到普遍认同是很难的。比如八荣八耻中的部分内容有些人认为是过时的。这是第一个创新和挑战。
第二个问题是情感和理性的关系。意识形态是一种明显的政治导向,是以理性作为导向的,这是意识形态和宗教不同的地方。但是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不只是靠理性的说教,还要靠情感的共鸣发挥作用。所以过去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所以吸引力不够强,我觉得就是过分侧重于说理,把说理看成是意识形态灌输的唯一方式,这是片面的。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一种情感上的认同。所以这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把情感因素包含进来了。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八荣八耻是一种道德原则,也是一种道德情感。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凸显了意识形态的情感因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增强说服力、凝聚力,一定要加强情感因素的培育。而情感因素的培育是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的。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通过很多动作仪式,通过一些生活方式才能够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但是,以前我们在实践方面注意得不够,把意识形态看成一种抽象的教条,没有看到意识形态最根本的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和实践方式的选择。所以,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现象是人格分裂,就是说的不一定是做的。几乎所有的贪官都具有人格分裂的特征,说一套做一套。口头上反对的,行动上不反对。口头上赞成的,行动上不赞成。所以意识形态的本质不是一种知识,它的本质是一种情感和价值认同。培育一种健康的情感,在这个基础上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第三个问题是意识形态的集团性和个体性的关系。意识形态总是某个集团、党派、阶级思想观念的表达,所以本质是一种集体性的话语。但是意识形态也不能够忽视个体,要通过这种集团性的话语影响绝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意识形态不断地把集团性的话语转化为个人的思想追求,这是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集团性和个体性的关系表达出来了。比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国家的立国之本,这个是集团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也是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旗帜,这也是集团性的,但是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是集团性的;八荣八耻是个体性的,八荣八耻是一种道德自律,完全是个人的一种道德自律。我们如何把集团的思想观念转化为每个人内在的道德要求,这是今天特别要关注的问题。
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解决个人问题,首先要解决整体的问题。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是非常重要的。树立了共同理想,绝大多数人就有立志的方向了。民族的出路问题解决了,历史发展的出路问题解决了,大多数人的精神寄托问题在中国都能解决。之所以很多人没有信仰,没有追求,最根本的是看不清历史发展的方向,看不清整个社会发展的出路。今天年轻人的成才最不利的因素是没有激励他们真正的立大志、成大才的良好社会环境。也就是说,不容易激发人们的豪情。革命的时代是一种豪情满怀的时代,风云激荡,比较能激励人们立大志。《恰同学少年》为什么会在青少年里面也引起了很多的共鸣?就是把毛泽东那个时候豪情壮志展现出来了,指点江山、激昂文字、风华正茂。马克思中学毕业的时候,才17岁,文章里就写:如果我们选择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事业,我们就不会被生活的沉重所压垮,我们也不会被一些自私的、可怜的仅属于自己的快乐所陶醉,我们的事业将是永恒的。面对我们的坟墓,高尚的人会流下眼泪。今天很多问题的产生,就是共同理想没有很好地确立。我觉得四年前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案件证明了社会确实没有给人一种健康向上的引导。马加爵有一次跟采访他的记者们讲,他觉得对他影响很大的是一支流行歌曲,是王菲唱的一首歌,叫做《百年孤寂》。歌词反映了一种人生无常、虚无缥渺的情绪。马加爵那种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就跟这个有联系,觉得没有什么需要执著追求,毕生奋斗。现在我们很多青少年缺的就是坚定不移、义无反顾的精神,所以他们很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如何能提供这种成才的环境特别重要,也是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要做的。
第四个问题,是意识形态的党性、民族性和人类性的关系。意识形态的本质是党派的思想体系,但是,意识形态如果没有人类性,没有全民性,就没有渗透力。这两者怎么结合?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力图把党派性和人类性揉合在一起。比如全中国人民、海外华人都能够接受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全世界人都能够接受。把人类性和党派性、阶级性统一起来。这是一个特点。当然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跟西方意识形态不同是西方意识形态明明代表着某个阶级的利益,但是硬要表达为全人类的利益。我们公开声明代表广大人民,尤其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同时表达了全世界人类进步的想法和要求,所以跟西方意识形态是不同的。
那么,西方提出的普世性话语如民主、自由、人权,我们要不要讲,怎么讲?这就是我们遇到的难题。马克思分析得很清楚,自由、人权、民主都是资产阶级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提出的,带有浓厚的资产阶级印记。那么,我们怎么谈这些呢?以民主为例,现在我国学者有三种典型的表达。第一个是中央编译局的愈可平研究员,他提出一个口号叫“民主是个好东西”。这个口号很多人批评,讲民主是个好东西,就把民主抽象化,把它变成了一种超越国家性质,超越时代要求的抽象的东西。第二个提法是在瑞士日内瓦一个亚洲研究中心当研究员的张维为提出的,他的口号是“好的民主是个好东西”。实际上是针对愈可平的。他认为民主有两种,一种是好的,一种是不好的。南美洲、亚洲、非洲的很多国家学欧美的民主,结果搞得国家混乱不堪。所以他一再强调民主是个手段,即使作为一个价值,也不是最高的价值,更不是唯一的价值,而是服务于其他的价值的。第三个口号是中国社科院政治所研究员房宁提出来的,他提出的口号是“民主还是国产的好”。就是把民主分成是西方产的和中国产的。这三种对民主的解释,实际上就涉及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种状况就比较好。对于西方的一些流行话语,我们能够拿过来,经过改造吸收,不仅可以将一些我们特有的内涵丰富原有的内涵,而且还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让它走向世界,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世界的一个通道。所以不能简单地拒斥西方的普世性话语,也不能简单照搬,要经过我们的消化,赋予新的内涵,有选择、有条件地加以利用,这恐怕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重大任务,要进行词语方面的清洗和审视。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