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杜巍:北京奥运后经济和发展(3)

那我们呢?我们这几年的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大环境。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大环境有两大特点,第一大特点就是中央经济收缩,一定要认识这个特点。我说这个收缩不是倒退,这个收缩是控制速度。大家要非常敏感地认识到我们的大环境所带来变化的关键所在。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速度,如果老是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想控制都控制不下来,我们导致的问题就给下一个轮回带来不可治理的因素,甚至违背经济规律以后,会有翻车、倒退的可能。所以只有把速度降下来,我们才有可能利用好这个机会。中央这些大环境的收缩,对于超前的建设,我们已经抢占了商机。在这个收缩的前提下,我们要利用经济规律进行发展。

第二个特点,就是好和快的辩证关系。过去讲又快又好,现在讲又好又快。好,讲的是品质,讲的是持续发展,讲的是科学发展观。所以说我们在收缩的前提下,以品质为主导,认识大环境的特点,我们就能较好地把握周期效果。这个周期效果怎么利用?就要根据各行各业的特点,去掌握周期的变化,找出自己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

第三,就是品牌能力。掌握好周期效益对行业产业的变化要求,你必须迅速提升品牌能力。我想经历过北京奥运会之后,在未来的五年当中,全世界的高端会议、全世界的高端活动,都会积极涌入北京。再加上我们自身,明年是60周年的国庆,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未来北京的发展变化,这次让世人刮目相看。不要小看204个国家和地区。比如文莱,非常富有,但是人口很少。这204个国家,其中有1/3的代表团没来过中国,还有一些没有来过北京。所以他们看到北京和中国的变化,和看到的事实,他们认为中国超过美国,超过西欧。我们光积极引导做好北京的旅游产业,我们北京的市场就不得了了。

大家可以预测一下,今年的黄金周,北京市1000多万人口,现在能够看到奥林匹克区的也只有10%,起码80%的人没有看到,我们的空间有多大啊?所以这个市场空间,围绕着这个拉动需求,构成新的消费。我们这个市场还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低估了它,我们就会丧失信心,我们就会认为奥运会以后,北京会出现低谷现象。我分析了近20多年的奥运会的案例,还没有一个案例能够找到和北京同样比较的。说世界奥运会举办城市出现了低谷条件,我说他们的三个条件和我们的三个条件对比,没有可比性。第一他们国家小。我说的不是大国沙文主义,国家小在版图上就是小。国家小,办了一届奥运会,也要求盖这么多场馆,它的负担就大。第二,它人口少,我们北京如果没有外国人、外地人来,我们北京人自己吃喝都不够,我们还有新需求。第三,它没有发展的潜动力,我们有发展的未来动力。北京现在奥运会举办完了发展,只能说具备了新起点,没有终点。因此我们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北京发展的新起点

第三个问题,奥运会后,主办城市发展出现新起点。大家知道,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的明显。2001年北京人均GDP只有3262美元,到2007年已经增长到7654美元,预计到2008年年底,人均GDP将超过8000美元,比2001年增长一倍多。所以可以肯定的预见,奥运会结束,并不会给北京经济带来剧烈的振动。

那么,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根本性的影响?从我们企业的角度出发,我们怎样捕捉新的机遇,站在新起点上,迎接新的挑战?我从奥运经济的研究的角度,我认为,有这样四个方面的新起点,有三个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共同的思索。

这四个新起点是什么呢?第一个,是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从推进城市化的进程来说,我们北京显示出来更有特色的优势。因为北京这次通过奥运会,将成为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大都市。按照我们解决中国经济的平衡问题,关键的是多年来我们形成的人口重负,形成的经济不平衡的状态,解决城市化进程的拉动,是我们消灭贫穷、解决经济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总体上通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努力,我们的城市化推进已经达到了44.7%。从北京这个极具魅力的国际化城市来说,我们现在的流动人口量已经逐年倍增。按照推进城市化这个进程出发,北京经济的新起点是一个最具明显的特征。所以大家特别的担心,说我们这个房价,北京在全国不是最高,但是北京受到全国房价调整,中央紧缩政策的限制,北京的楼市、房市急剧下跌。说北京的房地产的春天是哪天?都是房地产业思索的一个问题。我认为从积极的评价来说,推进城市化进程,我们今后的房地产提供给的最大需求应该着眼于从永久性居住变成居住性人口。从这点上说,我们就会从城市进程的角度看中这一点。

我跟你们说,这次奥运会期间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现象,我们预备了很多非常好的,条件也好、价格也低廉、安全措施也可靠的酒店、饭店、公寓,供国际大家庭选购。除了规定的,人家没有选购,比如我们说进奥运村,那是12000名运动员没有选择的。比如说国际奥委会的总部设在贵宾楼北京饭店,那是没有选择的。那么人家有很多单项组织,有很多国际其他的成员,人家是可以选择的。像这次伦敦奥运会的申办机构,组委会就很有选择的,他对你提供的都不去,选择的都是靠近古都、文物保护这些条件的四合院、独栋的公寓。再一个,就是选择适合于交际、有这个环境条件的地点。比如我知道的北五环以内,还有后海这一片。这就是个性化差异。

所以从北京永久性居民转移到北京居住人口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着眼于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外国人,北京的改革开放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的展示,给了外国人很大的吸引力。像我们当年申办奥运的时候,走了一些国家,人家安排我们住的一些房子也不是饭店,也安排住一些乡村,也安排到一些企业别墅,干吗?就是让你了解他的风土人情,让你了解他有你可能没有的差异,然后让你自省你距离申办奥运会还有多少不足。如果光是城市和城市的比较,有多大差异啊?为什么人家外国人说,北京跟美国一样呢?我们去过美国,美国的高速路和我们限号以后的高速路一样,那有什么差别啊?第二个层次,我们要盯住,像当年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集聚了全国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深圳的房价从进入市场近来,进入商品房以后,居高不下。香港那个弹丸之地,它的房地产储量和我们北京单位面积的平均量上,谁大?它都不着急,你着什么急?它主要靠流动来吸纳房地产的交易。第三个层次,才是我们永久性的居民。永久性居民也要随着居住条件和GDP增长,他的消费需求的能力不断增长。

第二个新起点,就是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我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奥运会后北京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我们这么多年来,我们北京的经济结构的变化不显著,原因有两个。第一,北京永远作为首都的地位,要服从中央的全局,所以不可擅动。第二,北京自有的产业能力优势不强。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消费城市,但是北京很少有人断言,从消费城市的角度改善北京的经济结构提高。所以北京也想做经济实力强的城市,因此也离不开工业,离不开制造业,这使得北京在产业布局上轻重难调。我们现在知道首钢,为了这次奥运会,为了环境,迁出去了,首钢这块地干什么?说今后搞成大型的会议、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行不行?不是因为改变了一个工业结构,就调整一个新的结构,就能够把这个区域养起来,得看它的大环境、它的区域特征是什么?如果没有,它就是变成了一种休闲、运动、会议、文化、创意,也难以形成产业。

咱们倒退说,中关村为什么形成了电子产业聚集区?由于有众多的元素在里面。首先它就是一个知识元素的聚集、大学集中的地方。一改革开放,很多大学教授、老师,知识变为财富,这个转型适应了他们有的放矢。再一个,就是全国的小商小贩都聚集在这个市场,从自然市场变成最后形成的区域行为。不是说你造的,它是原始自发的,它有这个条件。从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说,我们北京发展的重点一定要围绕消费重点来进入我们的产业调整,只有抓住这个命脉,我们的调整才能站在奥运会后期的新起点上。

第三个新起点,就是提高消费能力和水平。我们经常讲消费品质的提高。说北京人的消费差异化不大,因为就北京而言,刚才我讲到,我们人均GDP的增长已经具备了发达国家、发达城市人均GDP的条件,尽管北京还有一些贫困人口,但是对于北京整体、全局的经济发展的趋势说,不足为奇。你们现在走到北京的郊区,还有多少农民?除了一些远郊区、山区,没有农民了。而且现在城乡的差别不大了。在消费的品质上,北京永远是全国的率先者。你不信可以看,最新型的汽车保证可以在北京的街面上看到。从汽车的消费整体水平说,较高的仍然是北京。可能你会在深圳看见第一辆车,在北京看见第二辆车,但是在北京看到的第二辆车是十辆车,它消费的群体水平比较高。从这个引导消费的趋势看,我们如果把房地产的行业作为服务型行业看,我们就会转变自己的观念,就有可能从引导消费、制造消费到拉动消费,从为消费服务的角度提供更高品质的消费用房,那么你的转移点就可能高。

我看中低产业发展比较快的。中低产业首先从创造一种消费的概念出发,形成自己的品质。从成功案例说,把房地产作为第一居住要素演变成健身要素,从健身要素演变成交际要素,从交际要素演变成层次要素。就是居住在这个领域里面的业主,我买了房了,就有和住其他地方的较量,我欢迎大家到我那儿去的时候,就是一种不同的心态。这就是从概念出发,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谁是主导者?我们既是为别人的消费者,我们又是主导消费的引领者。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辩证地引入企业经营可控的空间。

第四个起点,就是拉动投资与建设的新高。大家说奥运会完了,您说了,花了2800亿的投资建设,还有多少建设空间呢?我说奥运会的建设,从北京未来的建设发展,只是1%。我不敢说,再判断50年,起码在20年当中1%,30年当中1%。为什么?这个建设的提前只是打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它对未来拉动投资和建设会带来一种新高,一定要注意新高,不是常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拉动。这就给我们带来未来北京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我们企业和各行各业带来那些机遇?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