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钊:1+1=?中美关系步入新十年

陶文钊:1+1=?中美关系步入新十年

在过去32年的中美关系中,中国领导人对美国进行过三次历史性的访问:邓小平副总理1979年1月对美国的访问是中国领导人对美国进行的第一次访问,它揭开了中美关系历史的新篇章,给刚刚正常化的两国关系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江泽民主席1997年10月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是冷战结束后两国关系重新正常化的标志,它使两国关系得以经受住后来的严峻考验, 并使两国成功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美国通过了对中国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立法;今年1月18—21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成功的国事访问重新定位了21世纪的两国关系,两位领导人具体规划并且大大拓展了两国之间的合作领域。这三次访问是中美关系中的三个里程碑。

合作是中美关系的主流

在奥巴马当政两年的头一年和第二年,中美关系形成鲜明对照:2009年的两国关系可以说是晴空万里,美国新旧政府的过渡没有对两国关系造成伤害,2009年4月1日两国领导人在伦敦二十国峰会期间会晤就确定了建设两国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的定位,并把两国战略经济对话与战略对话整合成战略与经济对话;直到2009年11月奥巴马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关系一路都比较顺利。但进入2010年中美关系好像忽然闯入了雷区:从2010年初的售台武器,到2月接见达赖,再到朝鲜半岛军演,南海问题上的呛声,人民币汇率的争端……简直把两国关系中的分歧统统翻腾了出来。中美关系怎么说变就变了?中美关系到底会向哪种方向发展?中美两国是不是要陷入新的冷战?对于这些问题,有人认定,美国已经把中国当做“主要的对手”,认为“美国的战略调整已经到位”。

此次胡锦涛主席对美国成功的国事访问廓清了中美关系的天空。两国领导人发表的多次重要讲话和中美《联合声明》向全世界宣示,中美两国虽然有种种分歧,但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中美将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对两国关系的一个十分积极的新定位。美方重申,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也就是说,美国的政策不是要遏制中国的崛起。实际上在今天的世界上, 即使有人想遏制中国,他也做不到。中方则表示,欢迎美国作为一个亚太国家为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努力。在美国,一些把中国当做威胁的人总是说,中国的目的是要把美国赶出西太平洋,要使西太平洋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这种说法既没有根据,又别有用心。中国没有这个意图、也没有这种能力来挑战美国在全球的地位,包括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中国想要的是一个开放、包容、和平、稳定和繁荣的亚太地区,在这里,中国、美国以及这一地区的其他国家都可以得到发展。

中美是全面合作伙伴

此次中美《联合声明》表示,两国是全面合作伙伴,不仅在双边关系上,而且在应对地区和全球挑战方面;不仅在经济问题上,而且在安全方面,以及其他问题上都是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在安全方面,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国领导人在朝鲜半岛问题上达成的共识。去年半岛的局势持续紧张,不仅半岛南北双方的人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且东北亚各国都绷紧了神经,中美关系也备受牵累。中国为维护半岛和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一再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力求尽早重启六方会谈,却很少得到美韩的回应。现在,中美两国领导人就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实现无核化目标、改善南北关系的重要性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达成共识,两国领导人还特别强调了六方会谈的重要性。因为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态, 在美国有一种相当普遍的否定六方会谈的看法。现在《联合声明》以明确的语言宣示,要全面落实六方会谈“九一九”共同声明,尽早重启六方会谈。虽然半岛的事态极其复杂,南北双方的关系尤其重要,但中美两国领导人达成的这些共识无疑为降低半岛的紧张局势创造了良好的气氛,正是在《联合声明》发表后几个小时,南方表示接受北方关于南北重启对话的建议。接着,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访问了韩国,在他访问之前,韩方把朝鲜对去年的沉船和延坪岛炮击采取“负责任的态度” 作为重启南北对话的前提条件;在他访问之后,韩国态度发生了变化。虽然在2月8日和9日的预备性工作会谈中双方没有取得一致,但双方毕竟已经坐下来谈了,这至少表明了双方改善关系的意愿和缓解半岛紧张的共识。虽然半岛的形势可能还会有波折,但可以预见,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半岛的紧张会逐渐降温,因为那是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的。

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是两国共同利益的具体体现,两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还在继续加深。《联合声明》继续强调了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性,确立了“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的定位,并将构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双方在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多哈回合谈判等问题上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对于美方所关注的保护知识产权、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与政府采购优惠等问题,中方作出了积极的回应。笔者相信,只要认真落实声明的规定,两国的经贸关系将会有新的发展,继续为两国关系提供动力,也继续造福两国人民。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在绿色能源方面的合作是中美两国利益的新亮点。这种合作在2008年已经启动,这几年不断取得进展。在2010年的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战略轨道”的主要成果也体现在这一方面。在此次两国签订的450亿美元的经贸大单中,涉及能源领域的超过了200亿,足见其重要性。美国杜克能源与中国最大的民营能源企业新奥集团签署了在两国建设绿色城市的技术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合作建设包括能源生产、储运、应用、再生和匹配中心五个模块的“未来能源技术示范平台”;美国的通用电器与中国的神华集团签署了发展煤气化工业的合作协议;华能集团与美国电力公司的协议规定,双方将开展燃煤电厂二氧化碳减排、普及和提高燃煤电厂能效的合作研究。这些合作项目表明了中美两国各自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也是两国互利双赢关系的新拓展。

处理好两国间的分歧十分重要

希望通过一次访问就消除两国之间的分歧只是美好的幻想。实际上,双方都没有试图掩盖分歧。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表示“奉行其一个中国政策”,而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与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处,奥巴马总统与别的美国高官都提到了《与台湾关系法》。所以对台售武的问题仍然可能在某个时候出来干扰两国关系。

在人权问题上,双方有不同的立场,这在两国领导人的记者招待会上、在胡主席与美国国会领袖的会晤中都表现得很明显。美国还会借这个问题来干涉中国内政。

从去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两国争议的焦点,中国的立场已经表达得十分清楚:中国将继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但这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中国没有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度升值的基础。美国一些人,尤其是国会议员对人民币去年下半年的升值仍然非常不满,他们在今年还会有所动作,继续对中国施加压力。

中国要求美国及早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美方作了模糊的承诺,但中国是不是仍然必须等到2016年尚未可知;中国一再要求美方放松对中国高科技出口的严格管制措施,以便平衡双边贸易,美方也曾作过相应表示,但仍然是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楼;美国从原则上欢迎中国在美国的投资,尤其在美国地方上,这可以为美国创造就业岗位,但在联邦层面,尤其是在国会里,常常不恰当地把中国投资政治化,这种政治障碍此后能否减少,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需要密切关注的。

中美两国有分歧,这是很自然的事情。问题在于,如何对待分歧?在2009年和此次的两个《联合声明》中两国都表示,要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处理分歧,并表示要就人权问题进行对话。但美国当超级大国当惯了,对外国的内政也干涉惯了,要他们把过去的习惯改过来,这中间还是会有许多斗争的。再者,对分歧加以管控至关重要。在过去一年中,两国间的分歧不少,但总的说来都还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这样就可以防止中美关系的大起大落。经过过去三十多年的磨合,两国之间已经积累了许多危机处理的经验,两国间有六十多个交流、沟通、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尤其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些机制对于处理分歧、限制这些分歧对两国关系的负面影响、增进两国之间的合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警惕美国国内政治对中美关系的干扰

从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中美关系曾一再成为美国国内政治中的足球。现在情况好多了,美国社会关于中美关系的共识也大大增强了,但美国国内政治对两国关系的干扰并没有完全排除。首先是党派政治。在去年的中期选举中就发生过这种情况:双方都以指责对方“亲华”来拉自己的选票。2012年是美国大选年,对华政策是否又会被某些政界人士利用来为自己牟利是很值得关注的。其次是利益集团政治。美国的政策受利益集团的左右极大。人权利益集团、军火工业集团等都对美国对华政策产生过负面影响。对此我们要有所警惕。

从过去三十多年的经验来看,对于中美关系最关键的是稳定。中美关系有着内在的发展动力,只要两国关系总体保持了稳定,两国关系就会有拓展。此次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已经为今后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