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李君如: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7)

第一,要学会把挑战转化为机遇。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挑战与机遇是相互联系的,挑战不仅是相对于机遇而存在的,而且挑战的背后就是机遇,应对挑战就是抓住机遇。从实际工作来看,我们在应对挑战中克服了困难,闯出了新局面,实际上也就抓住了机遇。人们都喜欢机遇,但是当机遇降临到自己身边的时候,往往由于条件太好而错过机遇;人们都不那么喜欢挑战,但是当挑战降临到自己身边的时候,往往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认真应对挑战,从而使得挑战成了发展的机遇。挑战往往是最好的机遇,这就是挑战与机遇的辩证法。而且,应对挑战的过程,还是创新的过程。把不利条件转化为发展的条件,就要创新,就能在创新中抓住机遇。所以,在挑战面前,我们首先要有应对挑战的科学认识和坚定信心。

第二,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和其他方面的压力转化为我们应对挑战的“倒逼”机制。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特别是,我们一开始就看到 了“危”中有“机”。胡锦涛总书记果断地提出了要把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压力转化为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也就是说,我们 没有被动地应对危机,而是在应对危机中主动地调结构、保民生。

胡锦涛在今年初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回顾我们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时讲到: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作出了三个重要判断,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2009年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立即果断实施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二是国际金 融危机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拓展我国发展的外部空间。三 是必须把保持我国经济当前平稳较快发展和为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政策措施不仅要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要努 力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

我们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在扩大内需中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 力,进一步营造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实现总体回 升向好。这是一个把危机转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倒逼”机制的成功案例。这个案例,展现了党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在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中,尤其是在应对各个 方面挑战的过程中,都要这样坚持以我为主,把压力转化为“倒逼”机制,变被动为主动。

第三,要善于在机遇与挑战的统筹考虑中选择 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发展战略的制定,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性。选择是有条件的。所谓机遇和挑战的统筹考虑,就是要客观地分析我们面临的有利的和不利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确定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由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的 变革,它会有较大的冲击力,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因此,这种选择性,既要考虑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也要考虑客观条件的许可,特别是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度。 只有这样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才能把挑战转化为机遇,也才能真正抓住机遇。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