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及发展趋势(8)

核心提示:文化消费是一个空洞,如果没有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产品进行填充,其他国家的文化产品就会进来,从这个角度说,无论怎样强调文化产业都不为过。如今中国走出去的时候,要宣传什么样的核心价值,张扬什么样的中国精神,这是我们做文化产业的人也是全国人民都要思考的。如果我们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我觉得我们将是文化上的东亚病夫。

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三阶段是十七大以后,包括这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方式的高度深入阐发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的重要意义,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扩大内需除了扩大对彩电等一些家用电器的需求以外,最主要的就是扩大文化内需。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他指出,从国际经验看,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等。

“十二五”规划强调,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且明确指出文化体制改革要做到六个坚持,这个前面已经讲过,就不重复了。文化体制改革要实现“六个形成”: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六个形成”以完善文化市场体系为核心,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六条主要路径是: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文化企业改革,加快文化领域的结构调整,培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管理体系,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营性的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到目前已经差不多有10年了,国有文化单位市场主体缺失的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民营企业已经快速发展起来,全国有7000多家民营文艺院团,从总量上超过了国有的2000多家。文化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9月16日发布的报告,2010年中国文化以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5%;对于GDP的贡献率,北京市是3.4%,国外有到5%、7%的,所以我们还要努力。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