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精神武装。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尤其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体现在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社会风尚、文化产品、制度体制等形式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文化体系,是关于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中国与世界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和谐文化的内涵包括共同的社会理想、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平和包容的处世态度、通融和解的行为方式、安定健康的社会心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内容。追求人类和平、人际和睦、世间万物和谐共生是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让全社会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和精神,奉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等,形成共同的和谐社会理想。

古往今来,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历史,就是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历史。不过,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追求的理想的和谐社会形式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不仅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和谐社会理想,而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今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社会理想是建设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凝集社会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人群意志思想基础,是引导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确立以和为贵的价值观

价值观反映主体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及主体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是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精神目标系统,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对于一个人来讲,是他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是其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支柱和动力所在。价值观有多种,包括人生价值观、文化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和谐文化要求的价值观,就是在人自身状态和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中国与世界关系等问题上坚持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把追求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世界和平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文化自古“贵和”,“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如崇尚太和、中和、和合、和谐、和睦、和美、和平等。在人事关系上,讲求人和,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为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系列修养标准,如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等等,要求“入则孝,出则弟”,“为人谋”则忠,“与朋友交”则信,推己以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人生态度上,应该平和安详,达观乐天,心怀坦荡,俯仰无愧。古人认为“仁者爱人”,“和气致祥”,“不忧不惧”,“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和为贵的价值观是和谐文化的核心。

坚持这种价值观,要求我们克服各种偏激的人生态度,确立平和达观、积极向上而又善于自我调适的健全人生态度;走出“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等思想认识误区,确立“互惠互利”、“双赢”、“多赢”等新观念;克服“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争哲学的偏差,形成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竞争共存的新观念;纠正人与自然对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等单向思维,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双向思维;等等。这样才能共建一个共存共荣的和谐社会。

养成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是相对稳定的思维结构和思维习惯。思维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影响到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体现了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分析和解决问题应该遵循的思想准则。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就是用辩证的思维认识问题,对待事物,承认和允许差异存在。和谐的本质就是对立统一。事、物、人、家庭、社会、国家、民族、政党等之间都存在差异性、多样性和矛盾性,在“对立”中实现“统一”是和谐的内在机理。和谐文化并不否认差异和矛盾,恰恰相反,它是以差异和矛盾的存在为前提条件。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养成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就能正视各种差异性、多样性和矛盾性,辩证地分析问题和矛盾,在统一与和谐中看到对立和矛盾,同时努力在对立中求统一,在矛盾中求和谐,避免片面性、盲目性。求同存异,能够增进理解,化解分歧,实现团结和稳定。

采取平和包容的处世态度

处世态度是人们对世界上的人和事的基本认知和心态。处世态度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到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人生状态。正确的积极的和谐的处世态度,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和精神愉快,有助于人们融入社会和立业建功。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对民族精神的形成、民族智慧的繁衍、民族文化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庸思想已经深入到中国各阶层人们的心灵深处,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定势和行为方式,也成了国民性的典型特征。所谓“中庸”,程颐说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说是“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至也。”这种思想中注入时代精神,就可以作为我们的处世态度。从中庸出发,就能厚德载物、兼容并包,就会以平和、祥和、谦和、温和、和蔼、和善的心态和真诚友善的态度行事、处事、律己、待人,以宽容、理性的态度看待社会现象和处理各种矛盾问题,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社会实践中。

培养通融和解的行为方式

行为方式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每个人在与他人、组织、社会和自然发生关系时都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时候,如果采取礼让甚至妥协的行为方式,就能达到宽人宽己的效果,把矛盾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否则,就会伤人伤己,甚至造成后患。礼让与妥协就是一种通融和解的行为方式。任何社会都要讲规范、讲秩序、讲稳定、讲合作,其中包括人们要在一定程度上讲礼让、讲妥协。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问题上能够坚持真善美的价值取向,理性、融通、达观,自觉地求和,而不是偏执、极端、过火,激化矛盾,引起冲突。常言道“得理要饶人”、“得饶人处且饶人”,至于不得理者更要强化通融和解的意识。当然,礼让与妥协、通融与和解的行为方式不是毫无原则、没有范围边界的。这种方式主要是一种自我修养、自律行为,主要适用于人民内部的思想分歧和一般性矛盾。而对于那些侵害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不法行为,我们则要坚决斗争。

保持安定健康的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人们日常的情绪情感状态和精神面貌。宁静、乐观、自信、务实、积极、开放、平衡的心态不仅有益于个人的健康,而且有助于社会安定与和谐。压抑、紧张、孤独、失望、悲观、不安、恐惧、焦虑、郁闷、愤慨、逆反等不良情绪情感,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是有害的。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腐败现象、非法牟利问题和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社会治安、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比较突出,影响着社会心理和人们的情绪。建设和谐文化,就是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提高人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坚持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义之一。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主要是指“心性”,一种认知方式,但是不少人认为“天”就是存在于“人”之外的自然环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人合一”也是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之一。人源于自然,最后要回到自然界,人的理想目标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是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人之道。天地之道,即是自然界阴阳、刚柔的变化法则。人道即是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只有遵循“道”即规律,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才能和谐共生。一方面,人要顺从自然、善待自然、回归自然,另一方面,人又不能屈从自然,而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改造自然又不能破坏自然。这就必须“究天人之际”,尊重自然规律,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我们要树立地球道德意识和生态伦理观念,合理开发、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寻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空间。

以上七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和谐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努力用和谐文化加强心性修养,丰富精神世界,提升道德境界,规范思想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