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城市中心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城市中心区的规划问题谈谈我的看法,首先的问题是城市中心区的定位问题,中心区一般处于城市建设区的中心区位,其范围以城市的性能、规模而定,CBD是城市中心区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城市中心区的全部,城市中心区是最能发挥城市功能的区域,是集行政管理、知识创新等城市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是最能显示城市价值的区域,城市以中心区圆点以此向外是近郊区、远郊区,城市中心区一般是一个城市的行政管理中心,商务商贸中心,文化信息中心和经济工作生活的中心。第二个问题是城市中心区的基本特征问题,城市中心区的密度高于所在地方的其他水平,比如北京市,北京市的中心区人口密度超过2.5万,远郊区的人口是250万人,相差各十倍,中心区是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决策的协调中心,各种交易的中心,对所在城市和区域具有高度的组织力,因而也是信息的生成中心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中心。由于城市中心区人口高度密集,具有更强的规模效应,因此社会劳动生产力更高,高产出,高效益也造成了中心区的高地价、高房价、高工资和高生活指数。 中心区高投入高产出与外部相互的交流为前提,高度的开放性是城市中心区的特点之一。中心区的人口高度集中因而对生态治理和保护也具有更迫切的需求,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校成为主体产业,与此同时,以办公、商务、营业、居住住房的建设和维护生成的楼宇经济也占了较大比重,成为中心区的重要特征。社会利益也高度地多元化,对利益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因而对公共物品需求具有高度地多元化的迫切性。

但是各基层,各群体之间又有相互的依赖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社会关系的整合具有高度地复杂性和敏感性,这是我们特别重视城市的社会安全。第三个问题是中心区的规划目标问题,城市功能日益强化,我国城市中心区普遍面临着重新规划发展的中心任务,总体上有三种类型,一个是现有中心区不适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第二是必须进行拓展,第三是必须建立新的中心区,不同的城市中心区的规划目标也会有不同,但是都是需要通过优化组合各种要素构造适宜人们生活工作必须的环境,这里的环境既包括适宜人居,能够降低企业成本的配件,也包括适宜人们生活学习创业创新的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公共服务等软环境。规划的目标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舒适,方便,安全。城市中心区建设要实现的目标是一个总体,是一个体系,同时各个目标又有其实现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目标存在一个此消彼长的问题,城市中心区的人口高度密集,其生态环境受到的干扰和破坏更为集中,与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必然发生冲突,城市中心区也就是意味着社会冲突的概率正在增加,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也更为严峻,所有这些都要以减少产业和中心区的密度为条件,或者增加投资为前提,减少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就要增加近郊区的用地,这也与我们建立集约型的城市发生矛盾。

城市中心区作为老城改造升级要以保护和改造文物做为目标,任何改造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文物保护要有必要的财政支持,如果没有财政支持就需要让城市中心区的居民出资保护文物,这又有了一个居民的承受能力,中心区的规划要有市政府的总体协调,也离不开社会学家,人文学家,环境学家和广大市民的广泛参与,这就需要有必要的法制程序做为制度保证,而且要有较高的成本。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价值趋向会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选择的权重,协调这种关系,要求有更长时间的规划周期,我们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抢抓机遇,否则机遇是稍纵即逝,我们的城市管理和居民层次也要有一个学习适应和提高的过程。这些分析表明,城市中心区规划只能根据约束条件和面临的主要矛盾,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为权衡利益。我们现在是各种制度改革创新时期,处于地区竞争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竞争加剧的时代,城市中心区的目标和实现都面临着资金、体制、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也就面临了多难的选择。

从局部看,不同的城市中心区面临的主要矛盾和达到的主要目标不相同,必须因地制宜的做出选择,所以要适应城市发展阶段,把握中心区规划各个目标实现的度,实现各个规划目标合理的平衡是中心环节。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平衡不是同等,也不是同步,而是根据解决主要矛盾的平衡,是有所侧重,有所不为而有所为的平衡,这种平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约束条件和主要目标的改变而改变的动态平衡,我的发言到此为止,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