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网行动:一个国家网络时代的全警动员和全民追逃(2)

清网行动:一个国家网络时代的全警动员和全民追逃(2)

“把感召与规劝做到极致”

第一次见到在逃人员王某的堂弟,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华岩派出所女所长陈炜把自己喝吐了。

“他信任我了,放松了,才会愿意听我跟他讲道理。”“清网行动”开展以来,连王某在内,陈炜规劝了23名在逃人员自首。她所在的华岩派出所成为重庆市首个“双清零”派出所,辖区内没有一名在逃人员。

河南省博爱县公安局,曾经一天之内劝服15名在逃人员自首。在河南省杞县公安局抓获的数百名在逃人员中,自首比例更是高达81.3%。

“公安机关要把感召与规劝做到极致。”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这样勉励他的同事。

劝投工作靠的不仅仅是政策的攻势,更需要心灵的沟通、感情的召唤。各地召开在逃人员家属劝投会8.5万次,33万人次参加,成功敦促一批在逃人员投案自首。四川省珙县公安局成功规劝从监狱脱逃32年的逃犯周振兴投案自首,系“清网行动”中归案的潜逃时间最长的网上逃犯。

“现在我回中山自首,有取保候审的可能吗?”9月16日,广东省中山市公安局腾讯官方微博“平安中山”收到一条私信,称想了解目前网上追逃人员自首的有关政策,立刻引起了值班民警的关注。

经过确认,这个名为“捞仔辉”的网友,是一名网上在逃人员。之后“平安中山”值班民警经过大量工作,终于成功规劝犯罪嫌疑人覃某投案自首。

2011年7月3日,公安部A级网上境外逃犯王宝连,被中国警方成功由加拿大温哥华劝返回国,向辽宁省公安厅投案自首。

2003年3月19日,辽宁省公安厅接到上级有关部门通知,对原鞍山证券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

1954年出生的王宝连是原鞍山证券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据警方查明,1996年11月到2000年12月,犯罪嫌疑人王宝连在任鞍山证券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期间,以自制的高息债券转让单等形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发生额达99亿余元,占鞍山证券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涉案总额151亿余元的66%。2003年3月,王宝连从首都机场出境泰国后潜逃至加拿大。

为尽快缉捕王宝连归案,2003年5月28日,辽宁省公安厅将王宝连列为网上在逃人员进行缉捕。同年7月8日,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对王宝连进行通缉。2004年2月9日,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对其批准逮捕。随后,国际刑警组织中国中心局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布红色通缉令。

“清网行动”中,辽宁省公安厅经侦总队通过相关工作渠道得知,这几年,身处加拿大的王宝连在国外日子并不好过,不时有“回国投案”的意向,但对回国后可能被采取的强制措施和刑罚处罚存有极大顾虑。

辽宁警方在对各方面情报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后认为,劝返王宝连回国投案自首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为此有针对性地在其社会关系中建立了专门的沟通渠道,并制定了相应的境外缉捕方案。

加拿大温哥华当地时间2011年6月25日,由中国公安部经侦局和辽宁省公安厅工作人员组成的劝返工作组,在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会见了王宝连,听取其想法和愿望。在耐心的说服教育下,王宝连最终作出回国投案自首的决定。

2011年7月3日,王宝连与劝返工作组乘机由加拿大温哥华回国投案自首。

据悉,王宝连回国投案自首的行为,在温哥华当地华人中已产生一定影响,对促进潜逃温哥华的中国各类逃犯回国投案自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群众举报线索3万多条

7月5日,潜逃5年的江苏海安人付某忽然在微博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和照片。江苏省海安县公安局在官方微博上发布在逃人员通缉令。随着网友的N次转发、评论,通缉令传向全国。

付某不敢再抬头看身边人的脸,因为微博上的每一次转发,都有可能让他的“老底”曝光。最终,他选择了回乡自首。

5月26日,“清网行动”开展当天,公安部对外公布举报电话与信箱,随后,又在公安部官方网站开设“在逃人员线索举报信箱”,并承诺“高度重视举报工作”。

全国各地对举报途径的拓展和保密制度的严格执行,让举报人担心的“打击报复”成本降到最低,更多的人勇敢地向警方提供了线索。

中国青年报记者从公安部获悉,在“清网行动”中,仅群众举报的线索就已达3万多条,警方据此抓获在逃人员1.9万人。

2011年5月,杀人后潜逃13年的吴某公然在黑龙江省的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上“载歌载舞”,结果没能逃脱群众的“火眼金睛”。

今年10月,熊某成为河南省内乡县第47个因举报在逃人员线索而获奖的居民。电视上反复播放的追逃信息让他发现,“这照片挺像跟我一块儿打工的一个人。”   

更多的时候,群众的参与不止于举报。警民合力抓逃的场面,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

贵州省关岭县民警在抓获一名杀人在逃人员过程中,甚至得到百余名群众的一路相助,至今仍令他们感动不已。

“人民群众的参与支持前所未有。”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认为,“这是清网行动成功推进的重要保障。”

“你认或不认,事实就在那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你想或不想,亲人就在那里,望穿秋水,只盼君归……你愿或不愿,中秋就要到了,人月能否两团圆?”2011年7月8日,河北省邯郸市公安局官方微博上的一声呼吁,转发数以万计。

上海市徐汇区交警支队团总支微博挂出“淘宝体”通缉令:“在徐汇自首,还可免费获赠夏季冰饮、清真伙食、编号制服……亲,告别日日逃、分分慌、秒秒惊的痛苦吧,赶紧预订哦!”在被网友戏称为“警察卖萌”后,这条通缉令在各大网站和微博里被疯狂转发。

如此广泛的影响力和迅猛的传播速度,带来的不只是温情,更是威慑。今年中秋节期间,全国有2900名网上在逃人员向警方自首。

3100多起信访积案被清理

2011年6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民警将受害人陈某的亲属迎进会客室。等待他们的,是杀人在逃人员吕家兄弟落网的消息。

“你们辛苦了,你们把杀人凶手抓获,是对我们的最大安慰!”自1993年7月陈某被杀至今,他们盼这个结果已经盼了18年,其间5次上访,成为中央政法委、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四级督办”的信访案件。

据统计,“清网行动”中,全国3100多起因犯罪嫌疑人长期在逃而得不到解决的信访积案被彻底清理。

2011年8月,受害人李某同河南省汤阴县公安局白营派出所民警一起,远赴江苏规劝在逃人员自首。一起长达11年的信访积案,最终以受害人接受调解、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结束。

“‘清网行动’开展后,我们感受到行动能够化解因犯罪嫌疑人潜逃而引发的信访积案,疏导群众怨气。”四川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吴健说,“在受害人释怀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安心。”

无数人心中的石头,在一个个逃犯被抓获后落地,一个个家属在感激落泪的那一刻彻底释怀。但人们不应忘记,那些在追逃路上倒下的一个个年轻的生命。

“惊悉你省焦作市修武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徐江涛同志,于2011年10月27日突发疾病,生命定格在‘清网行动’中,深感悲痛。谨向徐江涛同志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诚挚的慰问!”

近日,公安部全国公安机关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领导小组给河南省公安厅“清网办”发去了这样一封唁电。

徐江涛在“清网行动”中,带领抓捕组先后奔赴5省12市,共规劝、抓获网上逃犯10名,最终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中国青年报记者从公安部了解到,截至12月17日,在这场“有逃必追,除恶务尽”的行动中,全国共有21名公安民警牺牲,495名民警负伤。

网友“那不是一阵风”忍不住留言:“‘清网行动’对社会的安定是一剂良药,为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叫好!当一个行动确实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时,身处其中的所有人都会愿意为它尽一份力。”

截至12月21日记者发稿时,仅在百度搜索引擎上关于“清网行动”的搜索,就已达284万余条。一个国家网络时代的全警动员和全民追逃,仍将继续。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