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大米:监管缺失 农民利益无保障

天价大米:监管缺失 农民利益无保障

黑龙江五常“天价”大米收购价不到2元,暴露当地政府及政策过于偏向企业利益,而忽视了农民利益,对产业链控制太多,对市场秩序管得太少。

据报道,2011年,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迎来好光景,不仅质量好,价格也是节节攀升,最贵的一斤甚至卖到了199元。但五常市的许多稻农辛辛苦苦种出的水稻,卖给当地的加工企业每斤不到2元。

早在2010年7月,“五常香米”曾被曝光大部分是用杂牌米加香精熏出来的。当时舆论就质疑,当地政府的市场监管在哪里?现在,媒体爆出,大米企业利用霸王条款盘剥农民,暴露的还是同样的监管问题当地政府该管的没管,不该管的却管得太多。

据了解,五常大米90%为“订单农业”,农民按照规定的数量、价格耕作、销售,促成这种订单出台的,正是当地政府的相关调控措施。下发订单的公司,不但包购、包销,还垄断了从稻种到加工米的全产业链,农民只有老老实实地照单生产,公司却可凭借“居高临下”的地位,单方面解释订单,联手“憋稻”,让农民的利润少一些,自己的利润多一些。

这些企业之所以如此神通广大,有恃无恐,从根本上说还是机制所致作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五常市绿色食品办公室的人员同时还是该市稻米产业管理中心以及大米协会的工作人员,一套人马三块牌子。

某位身兼三部门负责人的政府人士称,这几个机构的职能,是统一行使对稻米市场的引导和管理,带领企业闯市场,维护企业利益。既然主管机构的“管”,维护的只是地方政府、企业和品牌利益,那又如何指望他们的“多管”,会有利于稻农收入的提高?

当地政府的初衷或许是为了扶持稻米品牌,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特色大米品牌利益最大化,“一套人马三块牌子”也是为了提高效率。可是,这种安排从思路上已有忽视产业链最底层的农民利益之嫌。在实际操作中,又会因主管部门兼项太多,“既当球员又当裁判”、“既当法官又当被告辩护律师”,从而导致相关政策和解释向企业倾斜。

对大米市场,地方政府当然“该管”,但这种“管”,应集中在制订公平的市场规则、维护健全的市场秩序以及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上。

如果地方政府能通过调整部门,规范市场,健全管理,使大米的产、供、销形成良性竞争、有序循环,并对诸如“霸王条款”等行为加以制度性约束和制裁,以市场本身的调节功能,就可以令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分配逐步趋向合理。

同时,对于自己耕种的产品,农民也应享有议价的权利。如果单个农户在价格谈判中处于劣势,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尝试,当地政府应该支持、鼓励和推动成立合作社等组织,保障农民参与大米的议价。如今“五常大米”已经闯出了牌子,有了更大的利润,那么理应让这样的好事也轮到农民。

一斤大米200元 谁在消费天价大米?

新年伊始,各种打着“无农药、化肥,无添加剂,非转基因”旗号的有机大米开始在杭州各大商场、超市流行开来。

和普通大米只要几元钱一斤不同的是,这些叫价动辄几十元甚至数百元一斤的有机大米,因售价高昂而被大家戏称为“天价”大米。

“天价”大米在杭城卖得怎样?

不少超市回应,销量还不错,尤其是元旦前这段时间。

此外,这些米质量不错,包装也非常精美,

甚至被人列进了“送礼送健康”的清单之中。

“有机控”说再贵 也要买

33岁的家庭主妇陈莹每周会去位于武林广场的一家精品超市采购全家人的生活用品。在最近的一次采购中,陈莹一共消费了600多元,其中有300多元买了大米。如果按照市面上普通大米的售价,陈莹花掉的这些钱,足够全家人吃60天。陈莹买的是一种产自黑龙江五常市的有机大米,售价接近30元一斤,全家人最多能吃一周。

如果按照全年来算,陈莹一家每年花在大米这一项的支出就高达15000元。不过即使这样,陈莹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在她看来,有机大米不光味道好,吃起来也让人放心,尤其适合家里的小宝宝。陈莹说,和以往比起来,现在买这种有机大米方便了不少,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超市里的有机大米品种忽然多了不少,有了胚芽米、燕麦米等多种选择。

陈莹说自己绝对是“有机控”,自从前几年媒体上频频爆出大米、油等食品安全事件之后,她就开始钟情于有机食品,而且一买就是好几年,“现在像蔬菜、猪肉、海产品这些,只要有办法能买到有机的,我绝对不买普通的,即使花再多的钱也愿意。”当然,她家的财富足以让她买得起这些价格高昂的食品。

和陈莹一样,这个城市里部分人是有机食品的忠实拥趸。作为城市里有实力的消费群,她们对价格不敏感,宁可多花钱,也要买到“更安全更放心”的食品。

“天价”缘于高品质?

记者走访了杭州市区几家超市之后发现,有机大米的确开始多了起来。在一家精品超市“有机食品”专区,专门售卖有机大米、胚芽米、燕麦米、有机杂粮、橄榄油等。和普通的粮食比起来,这些有机食品价格不菲,每斤的价格接近50元。

来自黑龙江省的一个厂家派来的促销员介绍,最近北方产的有机大米陆续上市,销量挺不错的,有些人一买就是10包。此外,最近推出的一款针对都市人群的健康大礼包也卖得不错,里面搭配有各种有机的杂粮,包括红豆、小米、燕麦米等,不少人会买来送给朋友。大礼包的价格从300元到1000多元不等。

一款刚上市的,来自著名产粮区五常的大米售价更高,号称是“米中奢侈品”的这款大米售价高达200元/斤,这款大米的5斤装设计得非常精美,看上去很像高档的酒盒,标价高达1100多元。华润万家超市朝晖店粮油专区的销售人员介绍,和进口食品一样,有机食品虽然价格偏高,但还是很受一批特定消费者欢迎,有机粮油、有机蔬菜以及有机调味品等产品的销售量上涨趋势明显。

生产真正的有机食品有很多苛刻的条件,价格要比普通大米高可以理解。不过,同样都是有机大米,有的叫价30元/斤,有的却叫到百元以上。记者随机问了柜台前经过的消费者,多数人表示无法理解两者品质到底有多少差距。

奢侈品大米可以有 平价放心大米更不能少

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米是生活必需品,卖几元一斤属正常。然而,有些大米却卖到几十元甚至数百元一斤,购买者仍趋之若鹜,并认为这个钱花得值。和陈莹一样,这个城市里有不少人都是有机食品的忠实拥蹙。作为城市里有实力的消费群,她们对价格不敏感,宁可多花钱,也要买到“更安全更放心”的食品。

于是有人感叹,在这个城市里生活久了,见识过越来越多的“天价”产品之后,人会越来越麻木,也许一开始你还为“50元一个的苹果”惊讶,那么之后的“800元一斤的野生蜂蜜”、“140元一斤的猪肉”也就不足为怪。但是眼下连大米也开始披上奢华的外衣,摇身成为了高档消费,还是让人大跌眼镜。一位贸易商解释个中奥秘——“天价大米”本来就不是卖给普通人的,这原本就是为消费金字塔顶层人群度身定制的。

如果你概念中的奢侈品仅仅是LV、卡地亚或者兰博基尼时,那你就落伍了。普通人眼里的“天价”商品,在先富裕人群眼中不过是生活必需品。多元化的消费结构,让大米成为奢侈品变成了现实。米商们也是瞅准了这拨人的消费力,才敢推出高价商品。看上去是在吆喝概念赚眼球,其实背后赚取的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真金白银。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曾经有人如此戏谑金字塔尖族群的消费观念。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定价更高昂的商品,或许就意味着对应的质量更好,毕竟富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也注重身体的保健,更加关注食品安全。但是这些商品的质量是否好到和价格差距成正比,那就很难说了。

摸准了富人消费心态而高价售假的案例也不是没有,比如2011年8月份被曝光的重庆沃尔玛售假“绿色猪肉”事件,以及全国各地层出不穷的假有机蔬菜事件,都让人对有机食品是否“言过其实”充满担忧。

说到底,天价大米是一小部分消费者的选择。更多人关心的是市场是否提供了安全无公害的平价大米。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