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一些思考

李慎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一些思考

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胡锦涛同志多次明确指出,当前世界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总的来说,我国的发展正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但是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关于国际形势

首先谈谈对国际形势的总的看法。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亦即帝国主义阶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人类社会也由此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早在1991年,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就明确指出,列宁所讲的大时代,不要去动它。陈云同志也早在1989年明确指出:“列宁论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和侵略别国、互相争霸的本质,是不是过时了?我看,没有过时。”“那种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已经过时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非常有害的。这个问题到了大呼特呼的时候了。”

所以我们说,帝国主义时代还没有结束。对于美国霸权,中国和它之间有合作,但主要是较量。如果因为中美之间有合作就认为当前不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不会没落,就会认不清现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也无法预见危机将带来的巨大破坏性。超级大国处境极端困难时,将做“困兽犹斗”的“垂死挣扎”。在今后一些年内,各种国际力量特别是世界上一些大国和强国,将会围绕金融、能源、粮食、主权直至战争等根本性问题,既有多样的合作与竞争,更有着激烈的博弈和较量。超级大国甚至有可能重复20世纪90年代搞垮苏联、东欧的办法来调动其所有能量搞垮当今世界上的大国或强国,以摆脱自己目前深重的危机。

总之,不管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在短期或中期发展的具体结果如何,但目前有一点完全可以肯定,这就是世界已经步入历史的快车道。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开始直到21世纪前二三十年乃至上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都可能处于一种激烈动荡甚至跳跃的状态。如果认为我们现在不是处于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我们就不可能认清导致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根源,也就无法找到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正确措施。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的机遇方面和挑战方面。

(一)机遇

目前我国在国际上有三大战略机遇。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仍未见底,且在深化。

当前正在深化的国际金融危机是推迟多年、推迟多次不得不爆发的金融危机。尽管中间可能会出现一次又一次小的复苏,但整个危机极可能要延续十余年甚至更长。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更广阔的时空来看,从历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更广阔的视野来看,这场灾难还没有完,还在演进中,甚至极可能是刚刚开始,世界范围的更深刻更全面的经济社会危机极可能还在后头。

美国经济从1967年起已经进入长波收缩期中的衰退阶段。从1993年3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长达10年的繁荣,仅仅是美国经济进入长波收缩期衰退中出现的特例。美国经济之所以能有长达10年的繁荣,其根本前提,主要并不是其信息经济的作用,而是其搞垮了苏联。除非美国重复上世纪90年代用搞垮苏联东欧的办法来调动其所有能量搞垮当今世界上的大国或强国,否则,美国经济必然会遇到大的麻烦。

2.美国称霸全球的“雄心”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其战略重心进一步东移有可能将再次被推迟。

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接连打了五场战争,前三场打得非常顺利,但是它没有料到在一个小小的伊拉克陷入战争泥潭,直接间接花了3万多亿美元,最后不得不撤军。也可以说叫胜而不利。被迫撤军表明它已经力不从心了。这3万多亿美元的开支也是造成它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奥巴马政府可用的资源已经很有限,但麻烦点却越来越多。

3.相对于苏东剧变后的低潮而言,世界左翼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反资本主义运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有所复兴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为主导、以新自由主义为主要推力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全球化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高度发达,就导致世界出现了这样一个基本现象:穷国穷人愈来愈穷、愈来愈多,富国富人愈来愈富、愈来愈少,几乎所有国家都愈来愈穷。据2005年联合国的统计,世界上最富有的500人收入总和大于4.16亿最贫穷人口的收入总和。英国《卫报》报道,最富有的225人与最贫穷的27亿人的收入相等。2007年美国最富有的1%的家庭占有了全美家庭43%的金融财富。盖茨和巴菲特,再加上一个保罗·艾伦,三人总资产比世界上最不发达的43个国家的GDP总量还要多。几乎所有国家都愈来愈穷的标志,就是各国主权债务都在急遽增多。

从一定意义上说,目前这场正在深化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美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特别是其中金融霸权和新自由主义政策、理论肆意泛滥的结果。贫富差距的拉大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进一步引发着全球社会动荡加剧。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欧洲到中东、北非再到亚洲、拉美,社会不安情绪弥散,广大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广大民众对资本主义普遍不满,大规模街头抗议增多,极端政治事件频发,不少国家政局不稳,全球社会动荡风险明显上升,这些导致出现一个值得关注的亮色,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在全球重新得到重视。各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和应对。国外共产党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着有限的联合活动。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