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展工:实验“三化”协调(2)

卢展工:实验“三化”协调(2)

化解用地饥渴

卢展工在农业领域遇到的问题,在“三化”的协调发展中同样存在,最有代表性的即是土地问题。据王永苏介绍,河南2011年的工业化、城镇化用地指标大约需要60万亩,但国家批给河南的只有20万-25万亩左右。

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赋予河南探索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有效破解“三化”协调发展用地矛盾。

根据目前河南学界的普遍解读,“双挂钩”政策在土地指标流动上,将会突破现有“占补平衡”对“流转”区域的限制,而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用地指标随人走”。

刘云认为,搞“双挂钩”有利于化解城市在对待农民工上“光用不养”的问题,“过去是要地不要人,现在是既要地,也要人”。

而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易鹏的测算,实行“双挂钩”政策后,河南在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农村宅基地复耕上大约有400万亩的利用空间。

对于急需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卢展工而言,这是一份非常诱人的蛋糕。不过也有河南学者分析认为,现在很多地方都把城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的措施,定位为想方设法扩大城市建设用地。但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有关政策,这个措施的主要的目标不是增加城镇的建设用地,而是想方设法地增加农村的耕地,提高农村的耕地质量。

如何能吃下这块诱人的蛋糕,卢展工对理论和相关实务部门的要求是,“涉及土地问题的研究,要非常慎重,从严从紧,弄不好是重大失职”。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